资料分析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0年11月10日 晚上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快速口诀:

1
2
3
4
1. 扫材料,10s内
2. 读问题,看时间
3. 列公式,找数据
4. 看选项,后计算

一: 统计术语

1.1 基期与现期等

  1. 基期:
    1. 识别: 问题时间在材料之前
    2. 公式: 基期 = 现期-增量 = $\frac{现期}{(1+r)}$
  2. 现期:
    1. 识别: 问题时间在材料之后
    2. 公式: 现期 = 基期+增量 = $基期×(1+r)$
  3. 贸易顺差、逆差
    1. 顺差: 出口多(于进口),卖的多就顺
    2. 逆差: 出口小(于进口),买的多就逆
  4. GDP = 一产(农业) + 二产(工业) + 三产(服务业)

1.2 增长率和增长量等

  1. 增长量:
    1. 识别: 增长+具体单位(元、吨、人);最多或最少
    2. 公式: 增长量 = 现期-基期 = $基期×r$ = $\frac{现期×r}{(1+r)}$

  2. 增长率 r
    1. 识别: 增长+%、倍、成;最快或最慢;增长速度、增长幅度
    2. 公式: r = $\frac{增长量}{基期}$ = $\frac{现期-基期}{基期}$ = $\frac{增长量}{现期-增长量}=\frac{现期量}{N+1}$

  3. 拉动增长 = $\frac{部分增量}{整体基期}$

    贡献率 = $\frac{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4. 利润率 = $利润÷收入$

    产销率 = $销量÷产量$
  5. 平均数:
    1. 识别: 均、每、单位(面积)
    2. 公式: $后面÷前面$
    3. 例: 人均时间=总时间÷人数;每户消费=消费÷户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1.3 易错点辨析

  1. 同比与环比:
    1. 同比: 与上年同期相比
    2. 环比: 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时期相比,如上个月
  2. 百分数与百分点:
    1. 百分数: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常采用符号“%”(百分号)来表示。
    2. 百分点: 表示相对量的变化关系,用以表达不同百分数之间差的正确单位。
  3. 增长率、降幅、变化幅度:
    1. 增长率: 可正可负,且负的小于正的
    2. 降幅: 必须要下降,再比较幅度
    3. 变化幅度: 直接比较增长率的绝对值
  4. 增长了[+%]、现期比基期多或少+%,增长到,翻番,(ps:[]内是可选内容):
    1. 增长了[+%]、现期比基期多或+少%: r倍 = $\frac{现期}{基期}-1$
    2. 增长到n倍: 就是原来的n倍
    3. 翻n番代表变成2的n次方倍

二: 速算技巧

PS:所有速算技巧都是在很熟练的前提下才能加快速度,否则不如不用,需要多加练习。

2.1 加

① 高位叠加法:按照位数从最高位开始进行加和,然后再叠加。常用于多个多位数加和。

1
2
3
4
5
6
7
//例: 591 + 483 = ?
//先从最高位计算,5+4=9,然后对各个位数的和进行错位叠加,每个数都错开一位,如下
9
17
04
------
1074

可以不用算全,从高位开始加和,看答案再比较,便可以适时停止。

② 尾数相加法: 求解的是多个数的和或差,并且选项精确到了最后一位,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直接加多位数的尾数。

2.2 减

  1. 削峰填谷(求平均数)
    1. 取各项接近的数,每个数减这个数的差,求差之和,再补回去。
  2. 倒减法
    1. $532-387=(500-300)-(87-32)=200-55=145$

2.3 乘

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加本身一半;
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两数和相近,两数越接近,其乘积越大。


平方数

2.4 除

截位直除法:

应用场景:除法计算,多位数除以多位数(三位数及以上为多位数)
具体操作:

  1. 截谁?只截分母
  2. 怎么截?
    1. 截两位:① 选项首位不同,② 选项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大于首位。比如【999/234.56】,分母截两位就是【999/23】
    2. 截三位:选项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或等于首位。比如【999/234.56】,分母截两位就是【999/235】

拆分法:只将被除数进行拆分,除数一般情况下不予拆分。

例:$\frac{175.5}{13}=\frac{(169+6.5)}{13}=\frac{169}{13}+\frac{6.5}{13}=13+0.5=13.5$


分数比较:

  1. 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小则分数小;
  2. 同大同小比速度
  3. 差分法
    1. 分子分母较大的叫‘大分数’,较小的叫‘小分数’,两个分数分子分母差叫‘差分数’
    2.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小分数;
    3.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小分数;

例:$\frac{7}{4}$和$\frac{9}{5}$比较:
差分数为$\frac{2}{1}$,因为$\frac{7}{4}<\frac{2}{1}$,所以$\frac{7}{4}<\frac{9}{5}$


小技巧:
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2,小数点向前一位;
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4,小数点向前二位;
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8,小数点向前三位;


  1. 除数多位数都小于等于4用截位直除
  2. 除数多位数都大于4用拆分法

2.5 其他

2.5.1 求增长量之415分法

适用于选项差距较大 且 增长率 r>10%

将增长率X%转化为分数1/N,根据以下的推导,可以得出$增长量=\frac{现期量}{N+1}$。

$增长量=\frac{现期量}{1+X}×X=\frac{现期量}{1+\frac{1}{N}}×\frac{1}{N}=\frac{现期量×N}{N+1}×\frac{1}{N}=\frac{现期量}{N+1}$

百化分

若$r=13.3$%,可取$N=7$,但计算使用的增长率为$14.3$%,实际增长率略小,所以实际增长量也比取$N=7$求出来的增长量小。同理,若实际增长率略大,实际增长量也略大。


2.5.2 求增长量之分配法

适用于选项差距小 或 增长率 r<10%

核心思想:通过假设基期量,不断逼近真实的增长量
具体操作:

例:【材料】2016年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82亿元,同比增长10.5%

【问题】求2016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多少?
A.380亿元 B.2169亿元 C.1193亿元 D.2193亿元

这道题正常列式应该是【23082/1.105 * 10.5%】,硬算太费时间了。

分配法

  1. 假设23082拆分为基期20000,增长10.5%,增长量是2100
  2. 23082-(20000+2100)=982
  3. 982拆分为900和它的增长量94.5
  4. 982-(900+94.5)=-12.5
  5. -12.5拆分为-10和它的增长量-1.05
  6. 差不多了,误差很小,不用算了,增长量为(2100+94.5-1.05)=2193,选D

2.5.3 求基期之化除为乘

适用于选项差距大,且增长率 r 满足 -25%<r<25% 的时候

$\frac{X}{1-r}≈X(1+r)$

$\frac{X}{1+r}≈X(1-r)$

PS: r为25%时,与计算出的答案之间的误差率为5%。r在5%内时,基本没误差。

2.5.4 基期比重速算

公式:$\frac{A}{B}×\frac{1+b}{1+a}≈\frac{A}{B}×(1+b-a)$(适用于a,b相差5%以内的情况)

【例】设$\frac{A}{B}=78.5%$,$\frac{1+b}{1+a}=\frac{1+12.7%}{1+8.9%}$,求结果

先求$b-a=3.8%=0.038$,再用$78.5%✖(1+0.038)=(78.5%✖1)+(78.5%✖0.038)=78.5%+3%≈81.5%$

三: 增长率

3.1 混合增长率

概念:就是已知A的增长率、B的增长率,求A+B的增长率。

算法:混合增长率居中但偏向基数较大的。

3.2 间隔增长率

概念:
把主要年份分成三年:今年、去年、前年,其中今年的增长率为r1,去年的增长率为r2,求今年比前年增长了多少。

算法:
$前年产量(1+r2)=去年产量$
$去年产量(1+r1)=今年产量$
由以上两个式子可以推出:$前年产量(1+r1)(1+r2)=今年产量$
得公式:$间隔增长率=r1+r2+r1×r2=(今年产量/前年产量)-1$

速算:
若$r1$、$r2$均小于10%,则$r1×r2$忽略不计。

3.3 年均增长率

概念:
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速度。

算法:
$(1+r)^{n}=\frac{末期}{初期}$

速算:

  1. 比较大小:若n相同,直接比$\frac{末期}{初期}$;
  2. 计算:结合代入法,居中代入,运用平方数。

3.4 赶超问题

概念:
基期产量为A,增长率r不变,n年后,现期产量达到B,再过n年,产量C是多少?

速算:
等比数列:$C=\frac{B^{2}}{A}$

四: 增长量

4.1 赶超问题

概念:
基期为A,保持增长量不变,n年后,现期是达到B,求n?

速算:
等差数列:$现期B=基期A+n×增长量$,(n向上取整)

4.2 比较

识别:已知增长率r、现期B,增长最多,最少的是?

算法:

  1. 大大则大
  2. 一大一小,看乘积
  3. 方法②失效,则现期量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五: 比重

设现期的部分值为A、增长率为a;现期的整体值为B、增长率为b。

5.1 现期比重

公式:$\frac{A}{B}$

5.2 基期比重

公式:$\frac{A}{B}×\frac{1+b}{1+a}$

5.3 两期比重比较

公式推导:
$\frac{A}{B}-\frac{A}{B}×\frac{1+b}{1+a}=\frac{A}{B}×\frac{a-b}{1+a}<|a-b|$

快速判断:
若$a>b$,比重上升;若$a<b$,比重下降;若$a=b$,比重不变。

两期比重具体差值:

  1. 判正负方向
  2. 求大小,问具体上升下降几个百分点,则$百分点<|a-b|$(如果四个选项都满足此范围,则需要用截位法计算)

六: 倍数

识别:A是B的多少倍?A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增长了多少倍?

6.1 现期倍数

公式:$\frac{A}{B}$

6.2 基期倍数

公式:$\frac{A}{B}×\frac{1+b}{1+a}$

6.3 增长倍数

增长了多少倍?
公式:$\frac{A}{B}-1$

七: 平均数

识别:均、每、单位(面积)

7.1 现期平均数

公式:$\frac{A}{B}$

7.2 基期平均数

公式:$\frac{A}{B}×\frac{1+b}{1+a}$

7.3 两期平均数比较

7.3.1 判断大小

公式推导:
$\frac{A}{B}-\frac{A}{B}×\frac{1+b}{1+a}=\frac{A}{B}×\frac{a-b}{1+a}<|a-b|$

判断:
若$a>b$,平均数上升;若$a<b$,平均数下降;若$a=b$,平均数不变。

7.3.2 平均数增长量

识别:平均增长+单位

公式:$\frac{A}{B}-\frac{A}{B}×\frac{1+b}{1+a}=\frac{A}{B}×\frac{a-b}{1+a}$

7.3.3 平均数增长率

识别:平均+%

公式:$r=\frac{a-b}{1+b}$ (★分母是1+b)

八: 其他类型

8.1 线段法(十字交叉法)★

识别:对某个整体中的两个部分量进行比较或者确定部分量的比值,但是却无法确定这两个部分量的具体取值。

方法:整体r放中间,部分ab放两边,则这两个部分量AB的比值与对应线段的长度(r-b与a-r)成反比。

原型公式:$Aa+Bb=(A+B)r=Ar+Br$


【例1】2014年,某地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4元,其中县内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元,县外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3元,2014年该地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3326元,比该地区山区九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1099元。

2014年,该地区生态移民中,县内移民与县外移民人数之比与以下哪一项最接近(B)
A.8∶5 B.10∶9
C.5∶8 D.9∶10

例1解题方法


【例2】2015年6月某市统计局对应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93名受访者打算创业,占28.6%。其中,大专生打算创业的比重比平均水平高7.0个百分点,本科生打算创业的比重比平均水平低3.9个百分点,31.4%的研究生打算创业,有34.5%的受访男生打算创业,比女生高11.2个百分点。

问:受访男的比女的少? 正确。

例2解题方法


【例3】老王家去年收入15万元,增长率5%,老李家去年收入30万元,增长率10%,求两家收入同比平均增长?

根据题意关系,设两家收入同比平均增长率为x%,按照线段法在草稿纸上画出下图(★用基期数据带入计算,若题目只提供现期,则要先求出基期)。

例3解题方法


【例4】受访居民在一天的活动中,有酬劳动平均用时4小时24分钟。其中……工作日4小时50分钟,休息日3小时19分钟。…受访居民无酬劳动平均用时2小时42分钟。其中…工作日2小时34分钟。

问:受访居民休息日无酬劳动平均用时是多少? 3小时2分钟

【答】:
例4解题方法

8.2 容斥原理★

8.2.1 两集合相加大于全集,必有重合

【例】调查显示,关于家庭存书共享意愿的问题,选择“无条件愿意”“有条件愿意”“不愿意”“不知道/不清楚”的受访市民所占比重分别是60.8%、15.1%、20.6%、3.5%。

容斥1

选择“无条件愿意”共享家庭存书的受访市民中,一定有人的家庭存书为:

A.50册及以下 B.51-100册
C.101-300册 D.301册及以上

【答】由材料第一段可知,选择“无条件愿意”的受访市民所占比重是60.8%,和由饼状图可知受访市民家庭存书情况中50册及以下的比重为40.1%,因为60.8%+40.1%>100%,所以必然有重合部分,故答案选A。

8.2.2 容斥极值和两者容斥

$\text{原理:}$
$\text{两者容斥:}I=A+B-A \cap B+X$
$\text{容斥极值:}(A \bigcap B)_{\min }=A+B-I$

【例】

原因 青年 中年 老年
中老年人的正常锻炼娱乐活动 66 54.6 60.8
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 64.7 61.7 54.3

此次调查中,在支持广场舞等活动的受访青年市民中,同时选择“中老年人正常锻炼等娱乐活动”和“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等原因的至少有( )

A.64.7% B.35.3% C.30.7% D.28.6%

【答】由表格可得,在支持广场舞等活动的受访青年市民中,选择“中老年人正常锻炼等”占66%,“有利于中老年人”占64.7%,求同时选择两个原因的青年人比例最小值,即求两个集合的交集的最小值,利用集合关系和容斥原理基本公式,可得为64.7%+66%-100%=30.7%,故答案为C。

8.2.3 三集合容斥

$\text{三集合容斥求最多:求选择三项z的最多为多少?}$
$x+y+z=100①$
$x+2y+3z=I②$
$②-①=y+2z=I-100③$
$\text{若要z最大,则}y=0,z=\frac{I-100}{2}$

【例】

容斥2
已知受访者网购原因(限选3项),问选择三种网购原因的占比至多为?

先求出比例总和,设选择一个选项的受访者为$x$,选择两个选项的受访者为$y$,选择三个选项的受访者为$z$,则$x+y+z=100①$,$x+2y+3z=\text{所有原因之和}=192.4②$,则$②-①=y+2z=92.4$,若要$z$最大,则$y=0,z=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