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0年12月8日 上午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S
一: 图形推理
1.1 位置规律
识别: 元素组成相同
- 平移
- 方向: 上下、左右、顺逆时针、外圈、行列
- 步数: 恒定、递增(等差)
- 旋转
- 方向: 顺逆时针
- 角度: 45°、90°、180°
- 翻转
- 方向: 上下(横轴对称)、左右(竖轴对称)
- 技巧
- 比较思维: 既可以比较题干,也可比较选项
- 九宫格,中间图形特殊优先“米”字型观察
1.2 样式规律
识别: 元素组成相似(相同 图形或线条
重复出现)
- 遍历(缺啥补啥)
- 元素遍历
- 每个元素出现次数相同
- 特定元素的遍历
- 位置遍历
- 外框的遍历
- 内部线条/阴影/空白/图形的遍历
- 涉及多个相同小元素时,考虑数量遍历
- 元素遍历
- 加减同异
- 相加、相减
- 求异
- 求同
- PS: 位置和样式的复合考法
- 黑白运算
- 特征: 图形轮廓和分隔区域相同,内部颜色不同
- 方法: 相同位置运算
- 小技巧: 优先考虑黑白运算后,从问号处着手解题更快,边找边验证
- 特别注意: “白+黑”和“黑+白”是不同等式
1.3 属性规律
识别: 元素组成不同
- 对称性(优先)
- 轴对称:对称轴方向、数量
- 中心对称
- 开闭性: 优先全开放、全封闭
- 曲直性: 优先全曲或全直,其次曲+直
- 凹凸性
- 任意两点相连,在图外,是凹,如×
- 任意两点相连,在图内,是凸,如O
1.4 数量规律
识别: 元素组成不同且无属性规律,数量规律明显
- 点
- 特征
- 线条交叉明显
- 乱糟糟一团线交叉
- 相切较多
- 细化考法
- 交点(切点)
- 端点
- 直曲相交
- 特征
- 线
- 直线数特征图
- 多边形、单一直线
- 曲线数特征图
- 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圆、弧)
- 笔画数
- 一笔画图形
- 连通图
- 奇点数=0或2
- 多笔画图形
- 笔画数=奇点数/2
- 如果存在多部分,每个部分的笔画单独算,再相加
- 常见特征图
- 五角星、圆和圆相切、田和日的变形
- 一笔画图形
- 直线数特征图
- 角
- 个数
- 角度(钝角,锐角)
- 数<180°的角,角不重复数
- 特征图: 扇形、折线图、改造图
- 面
- 个数
- 面积
- 特征
- 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
- 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空白区域
- 素
- 元素种类
- 元素个数
- 满眼相同图形,重复数
- 三角、四边形
- 曲直
- 部份数
- 线条连在一起叫一部分
- 常考查粗线条图形
1.5 空间重构
1.5.1 四面体
- 基础知识
- 展开图中构成一条直线的两条边,折合之后是同一条边
- 平行四边形展开图中两条短边,折合之后也是同一条边
- 解题方法-箭头法
- 对题干和选项中同一个面,画箭头
- 箭头方向是否一致
1.5.2 六面体
- 相对面
- 两个面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且中间隔了一个面
- 两个面在“Z”字形两端,且紧靠着“Z”字形中间那条线
- 相对面只能出现一个,且必须出现一个。
- 相邻面
- 在展开图中,呈直角的两条边,折合后为同一条边
- 看图形相对位置
- 画边法:选特殊面的唯一点或唯一边,顺时针(或逆时针)画边,与题干不匹配的排除。
1.5.3 八面体
- 基础知识
- 展开图中,构成“V”字形的两条边,折合之后是同一条边
- 每个顶点发出4个面
- 每个面只有3个相邻面
- 解题方法
- 箭头法
- 公共点法
1.5.4 图形平面拼合
- 平行等长消除法(找到相对面积较大的图形作为基准图形,找到平行且等长的边进行拼合,拼合之后等长线条抵消)
- 特殊边秒杀法
- 找出四个图形中不可能消除的线条(特殊边),如没有平行的线条,最长的线条,唯一的横直线
- 到选项中去找这条线,没有的直接排除,剩下的用平行等长消除法拼合
- 注意比例坑,江苏题经常在此出坑。
1.5.5 截面图
- 解题原则: 一刀切
- 截面有弧线
- 立体图形本身存在曲面(如圆柱、圆锥等)、拦腰切、斜切
- 截面有矩形
- 六面体– 拦腰切,上下切,斜切
- 圆柱– 上下切
- 截面有三角形
- 六面体– 从棱上某一个点开始切
- 圆锥– 经过顶点向底面切
- 小技巧
- 六面体切不出直角三角形
- 立体图形有曲线,才能切出带曲线的截面
- 圆柱切不出梯形
二: 定义判断
- 识别五要素(问属于)
- 主体
- 客体
- 出发点(造成的结果)
- 过程
- 落脚点(场地)
- 问不属于
- 直接看选项,找出不同的一项,同构选项排除法
三: 类比推理
3.1 逻辑关系
- 全同关系
- 中外翻译 eg罗曼蒂克:浪漫
- 古称和今称 eg北平:北京
- 谦称和敬称 eg犬子:令郎
- 俗称和雅称 eg三月:桃月
- 全称和缩写 eg辽宁:辽
- 包含关系
- 一重包含、二重包含
- 一重包含 eg苹果:水果
- 二重包含 eg红富士:水果
- 种属包含、部分包含
- 种属 eg苹果:水果;杂志:期刊
- 整体和部分 eg阳光:紫外线;树木:森林
- 不可分割 eg鱼:鱼鳔
- 功能互补 eg键盘:电脑;羽毛球:羽毛球拍
- 一重包含、二重包含
- 并列关系
- 方法: 构成并列关系的概念必须是同一层次上的,如国画:油画都是画、香蕉:苹果都是水果
- 矛盾: 非此即彼 eg生死:物质意识 黑夜白天:男人女人
- 反对: 除了A和B以外,还有其他情况 eg红色:黄色
- 交叉关系
- 方法: 用有的……是……造句来判断
- eg 男人:老师;唐诗:七律;瓷器:茶杯
- 全异关系
- 含义: 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属于同一大类的事物,或具有某种共同性。所有A不是B,且A和B之间不是并列关系
- eg实数:木耳;蝙蝠:鸟类;天鹅:塑料
- 无对应关系
- 两个词语之间没有一点联系。看起来特别匪夷所思的两组词,有可能适用这个考点。
- eg布告:棉布
3.2 语义关系
- 近义关系
- 同义词或近义词 eg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谨慎:慎重
- 属性相近 eg寒冷:冰冷;吼叫:咆哮
- 反义关系
- eg节约:浪费;早餐:傍晚
- 褒贬关系
- eg后果:结果;妄想:遐想:理想,贬:中:褒
- 象征关系
- eg水:温柔;土:敦厚
3.3 描述关系
- 与事物相关
- 事物与其性质 eg花:香
- 事物与其象征意义 eg凤凰:吉祥
- 事物与其活动空间、制作场所、原材料、所在地、作用对象等等 eg飞机:天空、大夏:城市、桌子:木材
- 同样功能的古代、现代物品 eg蒲扇:冷空调、火柴:打火机
- 与人相关
- 职业与工作地点
- eg编辑:杂志社、农民:土地
- 职业与其特征、用具等其他相关内容
- eg士兵:军装、学生:桃李
- 职业与工作地点
3.4 条件关系
- 因果关系
- 根本原因(本质原因) eg疾病:抑郁,因为疾病所有抑郁
- 直接原因(导火索) eg努力:成功,因为努力而成功。
- 间接原因 eg招摇撞骗:锒铛入狱,因为招摇撞骗所有锒铛入狱。
- 时间顺成关系
- 几个动作或事件相继发生,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B在A之后发生。
- eg起跑:冲线、起床:刷牙、校对:印刷:出版
- 目的关系
- 某个事件的发生是以另一个事件为目的
- A是B的目的,B是A的手段。eg广告:宣传、节食:减肥
- 必要充分条件
- 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
- eg消毒:手术;启动:驾驶
3.5 语法关系
- 词性: 名词、动词、形容词
- 主谓关系(谓语指干了什么,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eg轮船:启航;宝石:发光
- 动宾结构 eg讨论:问题;合同:定制;风卷:残云
- 偏正结构
- 一个词对另一个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 eg清秀:面容;热烈:欢迎;义务:劳动;窗户:玻璃,玻璃做的窗户;戒指:宝石,宝石做的戒指。
- 并列结构
- 两个词性相同的实词并列组成
- eg七上:八下;天南:地北
- 成语题目 eg围湖造田:饮鸠止渴=忍辱偷生:削足适履
- 后补结构 eg安于现状:轻于鸿毛:对答如流
- 排列类比(江苏特色) eg:dda:22v
- 方法:先找出唯一不同的元素,排除选项后再用相同的找。
3.6 常识知识
- 生活常识
- 功能对应 eg药物:治疗;滑板:运动
- 组成对应 eg骨骼:人体、梁柱:房屋
- 加工对应
- 物理变化 eg木材:家具、花岗岩:雕塑
- 化学变化 eg葡萄:酒;大豆:酱油
- 职业对应
- 空间对应 eg小鸟:天空:飞翔;蟋蟀:草丛:欢叫
- 属性对应
- 必然属性 eg糖:甜
- 或然属性 eg官员:廉洁;子女:孝顺
- 民俗对应
- eg七夕:织女;端午:屈原
- 书本常识
- 地理 eg布达拉宫:拉萨;云冈石窟:大同
- 文学历史
- 科普
- eg时间:速度;体积:密度
- eg三角形:三棱柱;四边形:正方体
3.7 二级辨析
解题技巧:
- 遣词造句法
- 对比词性
- 横纵对比法
- 感情色彩是否一致
- 范围程度是否有差异
- 性质、功能是否相同
- 词的构成方式是否相同
- 必然与或然
- 全面与片面
- 绝对反义和相对反义
四: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题目错误选项常见类型:
- 主体不一致
- 话题不一致
- 明文规定、道听途说的选项不选
- 不明确选项。如“目前不知道”
- 强弱有别
- 时间重合≠因果关系,一定错,不选。
4.1 翻译推理
识别: 题干中出现可推出/不可推出
- 前推后
- 关键词: 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所以……,都……;为了……一定……;……是……的充分条件;等
- 翻译规则: 前推后:
A → B
- 后推前
- 关键词: 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必要条件
- 翻译规则: 后推前:
B → A
- 谁必要谁放箭头后面
- PS:
除非(只要/其他……)A否则B
等价于-B → A
;
- 逆否等价:
A → B
等价于-B → -A
- 且和或
- 含义
- A或B: 二者至少一个成立为真
- A且B: 二者同时成立为真
- 推理规则: 或命题为真时,
否1 → 1
- 含义
- 德摩根定律
-(A且B) = -A 或 -B
-(A或B) = -A 且 -B
- 小技巧: 逐项添符号,且或互变
- 推理方法: 推理结构保持完全相同
4.2 组合排列
识别: 题干给出两组及两组以上对象,问给出几组对象之间的关系
- 排除法、代入法
- 题干信息确定优先使用排除法
- 题干信息不确定优先使用代入法
- 辅助技巧
- 最大信息: 以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为推理起点
- 符号(>、<)
- 表格(一维表、二维表)
4.3 削弱题型
- 识别方法
- 设问中包含“反驳、削弱、质疑”的论证题目
- 问不能削弱/质疑分2种情况
- 无关选项
- 加强选项
- 削弱方式
- 削弱论点(最常考,力度最强)
- 通过矛盾命题或例子的形式直接削弱题干观点
- 削弱论证(力度第二)
- 拆桥: 能够证明论据无法直接得出论点
- 削弱论据(力度最弱): 证明论据时错的
- 削弱论点(最常考,力度最强)
4.4 加强题型
- 识别: 设问中包含“支持、加强、前提/假设”条件
- 加强方式
- 搭桥(最强)
- 题干特征
- 论点和论据出现不同概念
- 论点和论据为整体和部分关系
- 选项特征: 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肯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 题干特征
- 必要条件(第二)
- 题干特征
- 提问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无搭桥项时考虑必要条件
- 如:题干是对比试验,但起点是否一致未知
- 如:论点是比例,论据只涉及其中一项,需要补充分母
- 选项判别: 否定代入。先假设选项是错误的,代入题干论点不成立,则可以证明该选项是必要条件。
- 题干特征
- 补充论据
- 解释原因(第三): 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
- 举例论证(第四): 说明论点成立的例子
- 搭桥(最强)
- 加强力度: 搭桥>必要条件>解释原因>举例论证
4.5 日常结论
日常结论不找对的,用排除法,找错的三个排除。
识别: 题干为类言语的表述,无逻辑关联词,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退出”……
- 三不选
- 逻辑错误不选
- 无中生有不选
- 偷换概念不选
- 四慎选
- 绝对化的词: 一定、肯定、必须、所有、如果……就……、只有……才……
- 比较性的词: 更、比、越来越……
- 程度性的词: 最、主要、次要、首要
- 范围扩大缩小。
- 一优选
- 在选项都存在瑕疵时,带有表述“可能”意思字眼的选项优选。
4.6 真假推理
题干特征: 题干中出现几个命题,但其真假未知,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推出某些结论
- 优先找关系
- 矛盾关系
- 特性: 必然一真一假
- 使用方法
- 首先找矛盾,绕过矛盾看其余
- 条件一假,假话在矛盾中,其余全真
- 条件一真,真话在矛盾中,其余全假
- 常见矛盾关系
- A与-A
- “所有A都是B”与“有的A不是B”
- “所有A都不是B”与“有的A是B”
- “A→B”与“A且-B”
- “A或B”与“-A且-B”
- “A且B”与“-A或-B”
- 反对关系
- 使用方法
- 没有矛盾找反对,绕过反对看其余
- 条件一真,找到“有的”和“有的不”,其余全假
- 条件一假,找到“所有都”和“所有都不”,其余全真
- 常见反对关系
- “有的A是B”与“有的A不是B”: 必有一真
- “所有A都是B”与“所有A都不是B”: 必有一假
- 使用方法
- 推出关系
- 如果命题P为真,那么命题Q也一定为真,即P(真)→Q(真),P和Q就是推出关系
- 使用方法
- 找不到矛盾或反对,找推出关系
- 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 常见推出关系
- A(真) → A或B(真)
- 所有A都是B(真) → 某个A是B(真) → 有的A是B(真)
- 所有A都不是B(真) → 某个A不是B(真) → 有的A不是B(真)
- 矛盾关系
- 找不到关系: 考虑代入排除法
五: 小技巧
- 图形推理一般每道题会考一个知识点,做题的时候把相应的知识点标记在题目旁边,其他题目的考点大概率不会重复,所以做其他题目的时候可以不考虑那个知识点,提高做题速度。
- 图推题目没有思路,一般考虑下一笔画,还是没有思路超过30秒放弃,不纠结。
- 类比推理善用造句。
- 定义判断就是找茬,找主体、客体、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状语(一种状态)的不同。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