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md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2年10月25日 晚上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1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三者密不可分。

生产环节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居于核心地位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主要是:

  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各种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合理利用。
  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灵敏有效的机制,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市场平衡,又有利于发挥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集中领导,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主导作用。

第2节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就意味着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特别是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并不是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把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获得报酬的。

二、如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 要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好按劳分配制度,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避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也要重视保持合理的分配差距,避免差距过大的分配格局。
  2. 要增加劳动者,特别是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 要逐步完善技术、知识、数据、资本、土地等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保障及监管制度。
  4. 完善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第4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一、资源配置的含义及方式

狭义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
广义的资源也叫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

资源配置方式
将经济资源有效地分配到社会生产不同部门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首要任务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源配置是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的一个客观规律,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却是可能不同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资源的种类和稀缺程度可能是不同的,人们的需要以及由这些需要决定的各种资源的用途也可能是不同的,从而就可能使得资源配置方式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
1.市场调节方式
2.政府调节方式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是由市场配置,而不是由政府配置或政府的计划配置;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制定。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其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1节 市场需求

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与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替代品价格同向变化;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化;

需求曲线: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通常情况,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增强、消费者个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使需求曲线向右上平移。

1-1需求曲线

第2节 市场供给

供给是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

供给曲线: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通常,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1-2供给曲线

第3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含义及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最高限价

  1.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2.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目的是保护买方利益)
  3.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使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
  4. 若政府监管不力可能出现:
    (1)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
    (2)生产者变相涨价等现象
  5. 要保证最高限价的实施,必须要有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配给制)。由于最高限价严重影响了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只宜短期或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保护价格(最低价格,支持价格)

  1.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目的是保护卖方利益),一般是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2. 若没有政府收购,可能出现:
    (1)黑市交易和黑市低价
    (2)生产者变相降价等现象。
  3. 要保证保护价格的顺利实施,除了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外,还要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需要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基金和专门的机构,由此政府的财政支出必然增加。意味着保护价格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第4节 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价格变动1%,需求变动大于1%。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价格变动1%,需求变动小于1%。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即价格变动1%,需求变动等于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口诀:多长高大,需求大

  1.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2. 商品的重要性
    1. 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3. 商品用途的多少
    1.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4. 时间
    1.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二、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1. 大于1 高档品
  2. 大于0 小于1 必需品
  3. 小于0 低档品

三、供给价格弹性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对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

  1. 时间(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2.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3.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1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目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经济人假设

二、企业的形成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2节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一般假设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投入可分为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

二、生产曲线

3-2-1生产曲线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L1) ,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3-2-2总和平均产量线

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三、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第3节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成本和利润的含义

机会成本: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它实际上是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

二、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提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

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因素影响:1、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2、生产率

三、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边际成本MC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成本曲线图

3-3-1成本曲线图

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边际成本MC曲线口诀:一勾穿三线

3-3-2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图

平均总成本AC、平均可变成本AVC、边际成本MC 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1节 市场结构的类型

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是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

将市场分为完全垄断市场(1家)、寡头垄断市场(几家)、垄断竞争市场(有差别)和完全竞争市场(无差别)。

完全竞争市场: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可以对价格有一定的程度的控制;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寡头垄断市场: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权;进入困难;
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是价格的决定者;没有合适替代品;进入非常困难;

第2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一、行业的供求曲线及企业的需求曲线

1、整个行业(D)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个别企业(d)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4-2完全竞争企业需求曲线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单价;
单个企业的平均收益线AR、边际收益线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即三线合一

4-2完全竞争企业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决策原则: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此时的产量为最优产量。

第3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一、完全垄断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二者完全相同,均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收益曲线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的价格P
企业的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原因是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

所以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如图示(口诀:二指

4-3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

三、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4-3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2

1.完垄企业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2.完垄企业在价格决策时,也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3.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完垄企业为获超额利润,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上,对供给量进行限制(饥饿营销)。
4.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
5.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供给曲线。只有完竞企业有供给曲线。

四、完垄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1.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2.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五、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对同一产品,规定不同的价格。

1、一级价格歧视:是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即企业对不同的购买者所购买的每一个批量单位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2、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产量,但每个购买相同数量的购买者支付的价格相同。即批发价
3、三级价格歧视:建立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即分组,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如大学生寒暑假回家和返校所享受的火车硬座优惠票价。

实行价格歧视基本条件:1、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2、市场必须能有效隔离,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间流动

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对缺乏弹性的市场定高价,实行少销厚利;而对高弹性的市场用较低的价格,薄利多销,以增加总收益。即弹性与价格反比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第4节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一、垄断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垄竞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4-4完竞、完垄、垄竞企业需求曲线比较

垄竞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完垄企业的需求曲线相比比较平坦,而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相比比较接近。

二、垄竞市场上企业需求曲线的类型(垄竞有2种需求曲线

4-4垄竞企业2种需求曲线

三、垄竞企业决策原则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四、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

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5.21

第1节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生产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

二、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和联合需求。

  1. 引致需求: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所以也称为“派生需求”。

    引致需求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消费者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2. 联合需求:是指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联合需求也称为“复合需求”。联合需求的后果是,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数量将取决于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也受到其他生产要素需求数量的影响。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和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三、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 边际物质产品(MPP)【也称边际产量】:是指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2. 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收益
  3. 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4. 边际要素成本(MFC):是指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边际要素成本=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5. 平均要素成本(AFC):是指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平均要素成本=总成本/要素投入总量。

所有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注意“要素”。6=6

第2节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及要素需求曲线

5-2完竞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和要素需求曲线

  1.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由于要素的价格是常数,所以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要素的价格,因此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重合。(口诀:要供水有成本需倾斜)
  2.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产品价格×边际产量。因此,边际收益产品线与边际产品价值线重合。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某一价格下的市场要素需求量,一般应该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求和,但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第3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一、生产要素供给分析及劳动供给原则

经济学分析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要素的所有者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当要素供给者局限在消费者时,要素供给问题就有一个基本特点,即要素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

劳动的供给和时间的保留自用实际是每个人都必须在工作和闲暇之间作出某种组合的选择。

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二、劳动、土地、资本供给曲线

5-3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来解释。

替代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增加

收入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减少劳动供给

5-3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

口诀:山路十八弯,短直长弯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5.24

第1节 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

  1. 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居民和企业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
  2. 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不管如何配置资源,整体福利不变.
  3. 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4. 帕累托改进: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在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能够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而提高整体福利。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原因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三完全一不存在
(一)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二)信息是完全的
(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四)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口诀:外公不聋

第2-3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一、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根据微观经济学分析,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1、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2、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二、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少
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

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

  1. 税收:政府对负外部性的企业可以使用税收手段,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2. 补贴:政府对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合并相关企业
  4. 明晰产权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进一步看,还可以认为,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依靠市场机制矫正外部性是有一定困难的。

三、公共物品的特征、分类、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公共物品的含义和特征

  1. 私人物品: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
    (1)竞争性:其他条件不变,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
    (2)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2. 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非竞争性: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例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公共物品的分类: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1. 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
  2. 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消费时可以部分分割,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公共物品对市场的影响:由于公共物品不是排他的,搭便车问题阻止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

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是该价格下每个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和。

四、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的干预方式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 逆向选择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劣质的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2. 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

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5.25

第1节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形态和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3 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具体如下:(口诀:GDP休产假产检价增

  1. 价值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2. 收入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3. 产品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总收入(GNI)的关系:国民总收入就是过去所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3 种

  1. 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2. 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收入法增加值之和=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
  3. 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来核算GDP。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使用的产品价值,这些产品最终使用去向:一是最终消费,二是用于投资即资本形成,三是用于出口。
    三部分的计算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四部分的计算公式: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分开核算,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第2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1、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2、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Y=消费C+储蓄S+政府净收入T。
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即:C+I+G+(X-M)= C+S+T,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I= S+(T-G)+(M-X)

三部门:四部门基础上去掉国外部门储蓄(M-X),I= S+(T-G)

两部门:三部门基础上去掉政府储蓄(T-G),I= S

第3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一、三种消费理论(凯三没命佛救

1、英国凯恩斯消费理论。三个假设,简称:两减一收。(口诀:凯三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是随着收入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3)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等于1 或小于1。
【提示】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2、美国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口诀:莫命
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3、美国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口诀:弗久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持久收入是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这理论将人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

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消费+储蓄=收入,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β+边际储蓄倾向S=1

三、投资函数及投资乘数

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如厂房、设备和存货,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投资乘数。乘数也叫倍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k 为边际储蓄倾向s 的倒数。

四、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frac{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边际储蓄倾向} $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frac{自发消费+投资}{边际储蓄倾向} $

第4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总需求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总需求的影响因素:(口诀:价政税预货利,加增税欲获利
1、利率。反向变化
2、货币供给量。同向变化
3、政府购买。同向变化
4、税收。反向变化
5、预期。同向变化
6、价格总水平。反向变化

总需求曲线7-4总需求曲线
1.向右下方倾斜(同需求曲线一致)
2.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影响
(1)财富效应:价格总水平引起实际购买力反向变动,与总需求反向变动的现象
(2)利率效应:价格总水平引起利率变化与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3) 出口效应: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二、总供给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总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
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价格,成本
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都是通过对成本的影响而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总供给
预期:同向变化

总供给曲线7-4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是垂直的。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总供求模型
(一)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因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
(二)短期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
7-4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模型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5.28

第1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决定因素

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口诀:现磨咖啡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资本的投入数量
3.劳动生产率
4.资本的效率

二、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

两因素分解
把经济增长看做劳动或资本与其生产率的作用的结果假设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经济增长率GQ=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GH+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GP

三因素分解
把经济增长按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提示】技术进步率即为“索罗余值”“全要素生产率” (简称TFP)

第2节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提示】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个别经济总量指标。一般认为经济周期需要通过一组经济总量指标。

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口诀:看名字长短,小鸡大猪长得健康
1.长周期(长波循环,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5060 年
2.中周期(大循环,朱格拉周期):周期长度平均约为8 年,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是人们最关注的
3.短周期(小循环,基钦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3
5 年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口诀:辜负
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我国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扩张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增长,产量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增多,常伴随通货膨胀
紧缩或衰退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缓慢,就业减少,破产企业增多等。

二、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的原因,导致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1.投资率的变动。2.消费需求的波动。3.技术进步的状况。4.预期的变化。5.经济体制的变动
6.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7.大规模疫情等因素的冲击。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每年都考)
1.一致指标,也称为同步指标,可以综合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先行指标,也称领先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
3.滞后指标,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谷的确定。如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第3节 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经济发展含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并伴随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核心: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核:以人民为中心
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2.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3.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4.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5.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理念:1.创新;2.协调;3.绿色;4.开放;5.共享。(口诀:绿色的创新协开放共享)

三、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

2021 年3 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体现了“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2035 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①2035 年远景目标是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个主要方面。
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6 方面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
①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③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5%
④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和18%
⑤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 年
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⑧人均预期寿命提高
1 岁

提示:《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经济发展类指标中,并未设定今后5 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性指标。不设定今后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性指标,并不是不重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从以上所列出的具体发展指标中可以看到,科技创新、就业和收入、生态环境保护等体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方面是受到了重视的,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措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 年10 月,明确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列为重要战略抉择,强调更多依靠国内市场,要将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①要畅通国内大循环
②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③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提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是着眼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需要的,并不是说每个地区、每个市场主体都要采取一样的措施。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5.30

第1节 价格总水平

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度量及决定因素

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
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各国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编制各种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和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口诀:三个老总都是二货
1、货币供给量M;同向变化
2、货币流通速度V;同向变化
3、总产出T;反向变化;费雪方程式变形:P=MV/T
4、总需求;反向变化,价格总水平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
5、总供给;长期无关,短期同向变化,从长期看,决定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从短期看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

二、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价格变动的直接经济效应:
(一)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二)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三)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价格变动的间接经济效应:
1、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变动,特别是剧烈的、大幅度的变化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
2、只有在短期内,在价格变动没有被市场主体预期到的情况下,才可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某种作用;
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

第2节 就业和失业

一、就业、失业的含义及统计指标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是指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 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按照国际劳工组
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周或一天)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
(1)没有工作;
(2)当前可以工作,就是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作;
(3)正在寻找工作。

失业水平的统计:
(一) 发达国家失业水平的统计指标
发达国家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
(二)我国失业水平的统计指标
我国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2018 年我国首次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从一个较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存在一个正常的失业率,这就是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总水平处于稳定状态的失业率。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把它定义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
斯蒂格利茨把它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
由于自然失业率和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有关,因此现在一般把它称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这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

二、失业的类型

包含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包括
1、摩擦性失业: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拥有的技能和现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不匹配而导致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
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第3节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一、奥肯定律、就业弹性及菲利普斯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关于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率的主要途径。
相对于潜在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二、就业弹性系数:

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就业弹性的变化受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就业弹性就较高。

三、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口诀:菲尔普斯胖了就失业
最初,菲利普斯曲线最初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
后来,简单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9-3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6.2

第1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口诀:绝对斯密,李大脚,饿了要饼,克龟

  1. 绝对优势理论。英国,18世纪,亚当•斯密。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2. 比较优势理论。英国大卫•李嘉图(19 世纪)。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3.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瑞典赫克歇尔和俄林(20 世纪初)。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4.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20 世纪60 年代)。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二、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口诀:自生国会

  1.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2.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3. 汇率水平
  4. 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口诀:一国会

  1. 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
  2. 汇率水平
  3. 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第2节 国际贸易政策

一、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必考)

政府对进出口贸易干预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包括进口贸易的干预和出口贸易的干预

进口贸易干预措施:
1、关税限制
2、非关税限制。1.进口配额制;2.自愿出口限制;3.歧视性公共采购;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出口贸易的干预措施:主要是出口补贴
1、直接补贴
2、间接补贴。1.出口退税;2.出口信贷。

二、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确认出口国企业低价销售行为是否为倾销行为的关键是关于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

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
(1)原产国标准
(2)第三国标准
(3)原产国成本加费利,按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倾销的类型(倾销的类型口诀:多吃必呕

  1. 掠夺性倾销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
  2. 持续性倾销出口企业为长期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无限期的持续以低价
  3. 隐蔽性倾销。出口企业按正常价格出售产品给进口商,但进口商以低价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
  4. 偶然性倾销。出口国国内存在大量剩余产品,为处理这些产品抛售。

倾销的影响

  1. 对进口国。阻碍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向进口国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错误的价格信号;发达国家抑制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2. 对出口国。引发过度价格竞争;垄断价格,损害了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3. 对第三国。使第三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减少。

反倾销:

  1. 反倾销是一种贸易救济措施,是指对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不利影响的行为。
  2. 反倾销税是在正常海关税费外,进口国主管机关对确认倾销产品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3. 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4. 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5. 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要求:①事实②损失③因果

第二部分 财政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1节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2 非):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机制并不完全适合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缺乏经济效率的,也就是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就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需求。
自由社会要求每个人的价值都得到尊重,因而一致同意规则最符合社会正义原则。
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机制往往介于独裁(一个人说了算)和一致同意之间,称之为“多数决策规则”或“少数服从多数”,常见的决策规则包括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
口诀:经过二轮决选相对多数的人赞同博尔达逆袭孔多塞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民主社会政府有责任进行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公共物品的融资;二是公共物品的生产

  1. 公共物品的融资
    1. 政府融资(强制融资)
      1. 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政府融资的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2. 私人融资(自愿融资)
      1. 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尽管有这种限制,公共物品有时还经由收费的集体行动而被自愿提供,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3. 联合融资
      1. 对于政府来说,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自来提供,则是最为理想的。常见的手段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2. 公共物品的生产(由谁负责、如何将投入转为产出)
    1. 政府生产(典型形式)
      1. 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规定
    2. 合同外包(典型形式)
      1. 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3. 其他方式
      1. 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服务供给主体也不限于政府和私人企业,还包括社会组织、慈善机构、事业单位等。不同性质的供给主体应享有平等待遇

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口诀:公共物品供给,伸手撤资

1.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的决策权最终应属于每一位社会成员或经其同意的代议机构。
2.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由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
3.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由谁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或公共服务的递送?以何种方式生产与递送?
4.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谁将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终受益者?受益的规模和结构状况如何?通过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能够反映出一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2节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一、市场和市场效率

市场系统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

  1. 政府
    1. 为市场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2. 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市场
  2. 居民
    1. 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 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并获取收入
    3. 居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最大化
  3. 企业
    1. 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
    2. 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

二、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1.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2.矫正外部性
3.维持有效竞争
4.调节收入分配
5.稳定经济

第3节 财政的基本职能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 资源配置职能
    1. 有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2. 财政资源配置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包括:(1)满足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行使社会公共服务的领域,如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开支,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支出,如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3. 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1. 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 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 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口诀:头正睡
      5. 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2. 收入分配职能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按要素所有者的禀赋条件和公平的市场定价实现的。
    2. 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3.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 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 加强税收调节。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
      3.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
      4. 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
  3.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 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重点不是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配置,而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3. 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意义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4. 机制和手段
      1.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增长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

第1节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我国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

支出经济分类:是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提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利用这一分类体系下的统计数据,能够从微观层面清晰地追踪政府财政支出的去向和具体用途

购买性支出: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转移性支出: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第2节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及规模变化情况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相对规模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总量是不断增长的。

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反映财政支出变化情况的三个指标是: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上年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

口诀:边额弹率

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自20 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口诀:政府选择了非均衡梯度发展理论

  1.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1. 瓦格纳(德国)
    2. 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2.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1. 皮考克;魏斯曼(英国)
    2. (1)内在原因: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税收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2)外在原因: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
  3.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1. 马斯格雷夫(美国)
    2. 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4. 非均衡增长理论
    1. 鲍莫尔(美国)
    2. 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状况,对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进步部门)与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非进步部门)两大类别。
  5. 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1. 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第3节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一、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概述

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财政支出效益的基本内涵: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支出效益的结果分析:财政支出效益好是财政支出产生的成果较多,或者取得一定的成果所耗用的财政资金较少

财政支出重视效益的具体原因: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财政支出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资源配置过程。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资源的总量是确立的,也是有限的。

(二)、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

微观经济组织只计算其自身直接投入的各项费用;
政府财政支出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而且还需要分析间接的、无形的所费与所得

微观经济组织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政府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1. 成本-效益分析法
    1. 首次出现在19 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对前人的理论加以提炼,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2. 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从中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3. 适用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它是微观经济主体投入-产出分析
    4.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难点在于直接成本与直接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和效益的测算上。
  2. 最低费用选择法
    1. 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选择那些使用最少的费用就可以达到财政支出目的的方案。
    2. 适用于军事、行政、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3. 最低费用选择法不要求计算支出的无形成本与效益,故运用起来比成本-效益分析法简单。
  3. 公共劳务收费法
    1. 适用于可以买卖的、适于采用定价收费方法管理的公共服务部门
    2. 四种政策
      1. 免费政策;如强制实施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
      2. 低价政策;如医疗保障
      3. 平价政策;如公园、邮电公路,铁路
      4. 高价政策;如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费
  4. 公共定价法
    1.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方法。
    2. 公共定价法的三种方式
      1. 平均成本定价法
        1. 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提示】理论上讲,按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定价是最理想的定价方式但是,在成本递减行业,为了使企业基本保持收支平衡,公共定价或价格管制一般按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即在市场需求曲线和企业平均成本曲线给定的条件下,通过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产品价格。
      2. 二部定价法。二部定价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相结合的定价方法。
        1. 几乎所有受管制的行业(特别是电力、燃气、自来水、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都普遍采用这种定价方法。
      3. 负荷定价法
        1. 对于不同时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标准
        2. 如电费、自来水、燃气、电信的波峰波谷

第4节 购买性支出

一、政府消费性支出

社会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消费和政府消费

在国家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等。

二、 政府投资性支出

特点:非盈利性、长期性、外部性(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第5节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将资金无偿地支付出去

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

  1. 社会保险
    1.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对参保者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风险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使其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免除或减少经济损失的制度安排。
    2.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2. 社会救助
    1. 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和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风险(如自然灾害等)的不幸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主要包括贫困救助、灾害救助和特殊救助等。
  3. 社会福利
    1. 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 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
  4. 社会优抚
    1. 国家按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如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役军人烈士遗属等,提供保证其一定的生活水平所需的资助和服务

财政补贴:

  1. 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2. 主体是国家
  3. 对象是企业和居民
  4. 性质是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5. 分类
    1. 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分类: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外贸补贴、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和财政贴息等
    2. 按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分配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3. 按财政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
    4. 按财政补贴的内容分类:现金补贴和实物补贴
    5. 按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方法,根据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类: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功能的比较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而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则比较弱。

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这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比重大,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

一般来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较少,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往往较大
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往往较大

第十三章 财政收入

第1节 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度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分类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政府收入分类如下:

  1. 税收
    1. 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2. 社会缴款
    1. 可以强制也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由无业人员缴纳。与缴款人的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有关
  3. 赠与收入
    1. 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
  4. 其他收入

我国《2022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政府收入分类如下表:

  1. 税收收入
  2. 非税收入
  3. 转移性收入
  4. 债务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1. 最小口径
    1. 仅指税收收入
  2. 小口径
  3. 税收收入及纳入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但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政府收入(如社会缴款)
  4. 最为常用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即是指这个口径
  5. 中口径
  6. 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7. 大口径
  8. 全部的政府收入

二、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财政集中度的概念:财政集中度,通俗地称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 从小到大分别是:
①税收收入占GDP 的比重
②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 的比重;
③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GDP 的比重

第2节 税收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税收已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内涵包括: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二、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拉弗曲线是一条抛物线,最高点左边是低税率区,右边是高税率区。

拉弗曲线是对税室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而得名。拉弗曲线来自供应学派的观点,是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失效的一种回应。产生于20世纪70年,主张解决“滞胀”问题应该者眼于供给方面,主要是改善劳动及资本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第3节 税负转嫁

一、税负转嫁的方式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

税负转嫁的方式:

  1. 前转: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
  2. 后转: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
  3. 混转:是前转和后转的混合方式
  4. 消转: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
  5. 旁转: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
  6. 税收资本化: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1. 税收资本化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
    2. 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
    3. 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二、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商品不容易转嫁。
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商品较易转嫁。

直接税(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不容易转嫁的
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

课税范围越广泛,税负容易转嫁;课税范围越狭窄,税负难以转嫁。

生活必需品,税负容易转嫁。非必需品,不容易转嫁

第4节 国债

一、国债的含义、种类和功能

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比税收要晚些。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称为“金边债券”。

国债的分类:

偿还时间:短、中、长国债。最典型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

债务本位:1、货币国债
2、实物国债:以实物作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我国1950 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实物国债

国债的政策功能:

  1. 弥补财政赤字
    1.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故通过举债以弥补财政赤字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2. 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
  2. 筹集建设资金
  3. 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4. 调控宏观经济

二、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有两大指标:

1、国债负担率:含义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这个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国家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和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是研究控制债务问题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
警戒线: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口诀:4560

2、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债务收入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警戒线: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度警戒线在15%~20%之间口诀:1520

三、李嘉图等价理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即税收和债务等价

李嘉图认为发行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李嘉图的观点是“国债有害论”

随着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取而代之的是“国债有益论的观点”。主张发行国债的理由包括:国债可以弥补财政赤字;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可以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回旋余地。通过国债为财政支出融资,与税收融资相比,会给债权人一种“财富有所增加的”幻觉,导致人们减少当期储蓄并增加消费,从而起到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果。

四、国债制度

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口诀:谁能直接成功

  1. 公开招标方式:发行对象是多数投资者
  2. 承购包销方式:对象是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
  3. 直接发售方式:对象是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信托公司等,个人投资者不得以此方式认购国债
  4. 随买发行方式:用来向小投资人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

自1981 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发行方式经历了行政摊派、承购包销和招标发行复合模式

国债偿还制度:我国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
方式。(口诀:抽签决定到期转世还是提前转世

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其中,现货交易方式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期限、价格、数量和标的国债是国债期货合约中必不可少的四项基本要素。

国债市场有两方面功能:
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国家采用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募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国债的任务。
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五、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中央政府债务实行余额管理。****地方债规模实行限额管理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举债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政府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地方政府举债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两类,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①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②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第1节 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

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是税制的基本要素。

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税目,代表征税的广度,税率代表征税的深度

计税依据(或课税标准),是指计算应征税额的依据,它规定了如何确定和度量课税对象,以便计算税基。两种主要的计税依据分别是计税金额及计税数量

税率分类: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

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除税法列举的免税项目外,一般减税、免税都属于定期减免性质,到期应当恢复征税

二、税收分类

(一)、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分为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类、行为目的税类

  1. 货物和劳务税
    1.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3 个)
  2. 所得税
    1.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2 个)
  3. 财产税
    1. 房产税、车船税、契税(3 个)
  4. 资源税类
    1.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4 个)
  5. 行为目的税类
    1. 环境保护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船舶吨税(6 个)

(二)、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①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增值税、所得税
②从量税是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和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我国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项目采用从量形式。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①价内税是指税款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如消费税
②价外税是指税款作为商品或劳务价格以外附加的税收。如增值税

(四)、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①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所得税、财产税
②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如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五)、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①中央税是由中央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消费税、关税
②地方税是由地方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③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指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三、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

  1.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
    1. XXX法
  2.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立法
    1. XXXX暂行条例
  3. 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4. 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5.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6. 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第2节 货物和劳务税类

一、增值税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发生 应税销售行为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开具发票的当天
2.纳税人 进口货物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报关进口的当天
3.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 为纳税人增值税 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二)纳税期限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 1日、 3日、 5日、 10日、 15日、 1个月或者 1个季度
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 可以按次纳税

1.纳税人以 1个月或者 1个季度为 1个纳税期的,自 期满之日起 15日内 申报纳税;
2.以1日、 3日、 5日、 10日或者 15日为 1个纳税期的,自 期满之日起 5日内预缴税款 ,于 次月 1日起 15日内申报纳税 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3.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依照上述规定执行。
4.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 海关填发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 15日内缴纳税款

(三)纳税地点

固定业户 应当向其 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申报纳税。

扣缴义务人 应当 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四)发票管理

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1. 增值税专用发票
    1. 由基本联次或者基本联次附加其他联次构成,基本联次分为三联:发票联、抵扣联和记账联
    2. 发票联 作为 购买方 核算采购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记账凭证
    3. 记账联 作为 销售方 核算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记账凭证
    4. 一般纳税人 凭“发票领购簿”、 IC卡和经办人身份证明 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
  2. 增值税普通发票
    1. 基本联次为两联,第一联为记账联,销货方用作记账凭证;第二联为发票联,购货方用作记账凭证
  3.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1. 当购货单位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时, 第二联抵扣联由销货单位留存
  4.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二、消费税

①消费税的课税对象主要是消费品
②消费税属于间接税
③消费税的实际负担者是消费者

消费税采取列举征税 办法。即只对列入征税目录的消费品征税。

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税目按产品列举税目的办法—15类税目
烟;酒;高档手表;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 成品油;摩托车;小汽车; 高尔夫球及球具;游艇; 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电池和涂料;鞭炮焰火。

从量定额:啤酒、黄酒、成品油
复合计税:白酒和卷烟

征收管理

消费税由税务机关征收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 由海关代征

纳税期满内5或15日内申报纳税

三、关税

进口关税设置 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

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

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3节 所得税 类

一、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办法有自行申报纳税全员全额扣缴 申报纳税两种。

(一)、自行申报

  1. 纳税人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情形
  2. 取得 综合所得 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3. 取得应税所得 没有扣缴 义务人;
  4. 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 未扣缴税款
  5. 取得 境外所得
  6. 因移居境外 注销 中国户籍;
  7. 非居民个人 在中国 境内从 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8.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具体规定

①从 两处以上 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 余额超过 6万元

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 次年 3月 1日至 6月 30日内申报

非居民个人 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 次年 6月 30日前,向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有两个以上扣缴义务人均未扣缴税款的, 选择向其中一处扣缴义务人 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非居民个人在次年 6月 30日前离境(临时离境除外)的,应当在 离境前办理纳税申报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 15日内申报。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 15日内 ,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扣缴义务人是指 向个人 支付 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以 每次收入额 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按预扣率或预缴率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率表”,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20%的比例预扣率
①收入额的确定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以收入 减除费用 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其中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 70%计算。
②减除费用: 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 4000元的 减除费用按 800元计算
每次收入 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 20%计算

二、企业所得税

第3节 财产税类

一、契税

契税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具体征税范围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赠与、互换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
(3)房屋买卖
(4)房屋赠与
【提示】①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的,不征收契税;②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③以获奖方式取得房屋产权,实质上是接受赠与房产的行为,也应缴纳契税。
(5)房屋互换
①公司增资扩股中,对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入股或作为出资投入企业的,征收契税;企业破产清算期间,对非债权人承受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的,征收契税。
土地房屋典当、分拆(分割)、抵押以及出租等行为,不属于契税的征收范围。

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契税的计税依据不含增值税

税率:
契税实行3%到5%的幅度税率。具体执行税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3%~ 5%的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提示】自2010 年10 月1 日起,对个人购买
90 平方米及以下
且属家庭唯一住房的普通住房,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

纳税期限:在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前申报缴纳契税。

纳税地点:契税在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征收机关缴纳

二、车船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属于《车船税法》所附《车船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车辆、船舶(以下简称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

境内单位和个人租入外国籍船舶的,不征收车船税
境内单位和个人将船舶出租到境外的,应依法征收车船税

税目(六大类):

  1. 乘用车:9座以下
  2. 商务车
  3. 挂车
  4. 其他车辆
  5. 摩托车
  6. 船舶

计税依据
(1)乘用车、商用车(客车)以及摩托车的计税单位为“每辆”;
(2)商用车(货车)、挂车、其他车辆的计税单位为“整备质量每吨”;
(3)机动船舶的计税单位为“净吨位每吨”
(4)游艇的计税单位为“艇身长度每米”

车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当月
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12)×应纳税月份数,
应纳税月份数=1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取月份)+1。

第5节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具体包括:优化税制结构,健全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聚焦支持稳定制造业、巩固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调整优化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推进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规范完善税收优惠。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逐步扩大地方税政管理权。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

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

第1节 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

一、政府预算的含义和职能

从形式上 看,政府预算 是 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 ,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

从内容上 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 计划安排。
政府预算是政府 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

从本质 上看, 政府预算是 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 出现在英国

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口诀:反监控

二、政府预算的原则和分类

政府预算最基本的预算原则主要包括6个(预算原则口诀:年内完成统一、靠合法公开的信息

  1. 完整性
  2. 统一性
  3. 可靠性
  4. 合法性
  5. 公开性
  6. 年度性
    1. 预算年度分两种:历年制和跨年制;
    2. 历年制:中、德、法
    3. 跨年制:美、英、日

政府预算的分类(六大类)

按形式(单式和复式);按依据(增量和零基);按作用时间(年度和多年);按收支平衡状况(平衡和差额);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投入、绩效、规划 项目);按层级(中央和地方)

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
经常预算 主要 以税收 为收入来源, 以 行政事业项目 为支出对象;
资本预算 主要 以国债 为收入来源 ,以 经济建设项目 为支出对象

第2节 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立法机关、各级政府、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单位的预算管理职权做了明确规定。

  1. 立法机关
    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有权 审查 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 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批准 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2.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有权 审查 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批准 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撤销 本级政府 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 设立预算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有权 审查和批准 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 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监督 本级预算的执行; 审查和批准 本级决算; 撤销 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有权 监督 中央 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审查和批准 中央预算的 调整 方案 、 中央 决算 撤销 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撤销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2.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有权 监督 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审批 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本级政府决算; 撤销 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2. 各级人民政府
    1. 各级人民政府 组织编制 本级预算草案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组织 本级总预算执行; 决定 本级政府预备费动用编制 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监督 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 组织编制 本 级决算草案 等; 改变或撤销 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关于预算方面的不恰当的决定和命令;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报告 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3节 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我国完整的政府预算 体系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 是指政府 凭借国家政治权力 以社会管理者身份 筹集 以税 收为主体 的财政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项目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目前我国每年 统计公报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数字, 是就 一般公共 预算 而言的。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 ,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无偿征收的 具有 专项用途
财政资金 。

政府性基金预算 ,是指政府通过 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 得收入 专项 用于 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的收支预算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具有指定用途,专款专用的特征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 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 继续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 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 不列赤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适度集中
二是相对独立、相互衔接
三是分级编制、逐步实施

从 2010 年开始,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交全国人大审查批准

四、社会 保险 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支出 的收支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险种 分别编制 ,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得随意调整。

特别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能用于平衡一般公共预算等其他预算。

第4节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一、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

政府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是财政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在一本预算中编制

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 标准收入预算法 ;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 零基预算法

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 “两上两下 的基本流程。

财政部决定从 2011 年 1 月 1 日 起 将按预算外管理的收入( 不含教育收费) 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预算执行制度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是指 各级国家机关 、 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 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 、 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

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 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 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 。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1节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重要原则:(事权支出划分原则口诀:技术提高效率让区域受益)
1、受益原则;2、效率原则;3、区域原则;4、技术原则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政府财政收入划分原则口诀:恰当的集权使效率对等
1、集权原则;2、效率原则;3、恰当原则;4、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和作用

  1. 财政联邦制模式
    1.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
    2. 如:美国、印度、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实行财政联邦制(口诀:美印家的大黑鹅
  2. 财政单一制模式
    1. 如: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实行单一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
94 年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第2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我国从1994 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1. 中央收入
    1. ①关税;
      ②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③消费税;
      ④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
      ⑤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
      ⑥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
      ⑦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
  2. 地方收入
    1. 1 地方企业上缴利润
      2 城镇土地使用税
      3 城市维护建设税
      4 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3. 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1.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资源税
      ① 增值税中央50%;地方50%
      ② 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
      ③ 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分享40%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

  1.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
  2. 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3. 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
  4.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

第3节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其特点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

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1)完整性。
(2)对称性。
(3)科学性。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5)法制性。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但一般都可以归结为均衡拨款与专项拨款两大类。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第4节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
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明确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

最大限度减少中央对微观事务的直接管理

将所需信息量大、信息复杂且获取困难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先作为地方的财政事权,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信息比较容易获取和甄别的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易作为中央的财政事权

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

第1节 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功能和目标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其功能与目标如下表:

财政政策的功能(口诀:斜倒稳控

  1. 导向功能
  2. 协调功能
  3. 控制功能
  4. 稳定功能

第2节 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财政政策的工具是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

经济过热时,减少公共支出;经济过冷时,扩大公共支出

用社会上的钱来考虑

二、财政政策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包括个人和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
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该政策又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2.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3.中性财政政策:均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理解
“松”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
“紧”的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

第3节 财政政策乘数和时滞

财政政策乘数具体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税收乘数=\frac{国民收入变动率}{税收变动率}=\frac{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 $,一定为负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frac{国民收入变动率}{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率}=\frac{1}{1-边际消费倾向} $,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1$。平衡预算乘数一定等于1.

二、财政政策时滞

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这些时滞又分为内在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与立法机关无关,即这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机关没有关系)和外在时滞(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时间)

内在时滞分为:认识时滞和行政时滞
外在时滞分为: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十八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1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口诀:货币流通后支藏
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需求是经济需求、有效需求、派生需求和客观需求

二、货币需求理论

  1. 美国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MV=PT
    P–物价水平,随着货币量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
    M–代表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变动,并且是主动变动
    V–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视为常数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是稳定的
    即: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结论】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2.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英国)。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庇古,$货币价值\pi =\frac{K\times Y}{M} $
    Π—–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
    Y——总资源(总收入)
    K——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
    KY—-真实货币需求
    M——名义货币供给
    【结论】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3. 现金交易数量说与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异同。
    (1)不同点:现金余额数量说的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的,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
    (2)相同点: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英国)【流动性偏好理论】。

    1. 经济主体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一心理,即愿意持有具有流动性的货币,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的需要,从而产生货币需求。

    2. 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进行日常交易;②预防动机,应付紧急情况;③投机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

    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①交易性需求: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由获得的收入的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②投机需求:投机动机构成投机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
      ③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L(货币需求)= L1(Y)+ L2(i)$

      【提示】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无人愿意持有债券。

    4.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两个基本假定之上

  5.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美国)【货币需求理论】

    1. 货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理论
    2.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同向)
      2. 财富构成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同向)
      3. 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反向):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定期存单)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越少。
      4. 其他因素: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

第2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依据资产的流动性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
①M0=流通中货币
②M1= M0+单位活期存款
③M2= 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M1 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 是我国广义货币量

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即境内非金融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的主要构成:

4 部分 9 项目
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 ①人民币贷款②外币贷款
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 ③委托贷款④信托贷款⑤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 ⑥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⑦非金融企业境内企业债券融资
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 ⑧投资性房地产⑨其他:保险公司赔偿、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社会融资规模与传统的贷款指标不同:
它既包括实体经济从银行业获得的融资,也包括实体经济从证券业和保险业获得的融资。所以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二、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给机制就要分别研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行为和过程。

  1. 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2. 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
    ①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②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③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3. 货币供应量M=B×k
    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
    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

第3节 货币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货币均衡的特征:
(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完全相等。
(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可能不一致,长期是大体一致的。
(3)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1、总量性货币失衡;2、结构性货币失衡
1.总量性货币失衡: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的状
态。包括两种情况:①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②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供给过多,经常出现
2.结构性货币失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指货币供需总量大体一致,但货币供需结构不相适应。往往表现为短缺与滞留并存,经济运行中的部分商品、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又求于供。原因是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
由于结构性货币失衡根源于经济结构,所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注意总量性失衡

二、货币均衡水平的决定

货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其内在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够自发保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关系,而货币供应量正是按货币需求向流通领域供给货币的结果,是货币供求关系的产物
流通领域的货币数量取决于货币的均衡水平。

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假定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货币供应量应当与GDP 同步增长
货币数量与物价上涨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物价自然上涨率

第4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

通货膨胀的多种含义如下:

  1. 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的超额需求,即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2. 人均货币存量或人均货币所得的普遍上升;
  3. 不能增加就业或产出的货币投入所导致的物价水平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
  4.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地上涨
  5. 马克思货币理论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6. 【总结】多种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
    (1)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2)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通用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象

通货膨胀的类型:

  1. 成因分为:
    1. 需求拉上型通胀。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导致的,特点为:①自发性②诱发性③支持性
    2. 成本推进型通胀。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分为①“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②“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3. 输入型通胀。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现象
    4. 结构型通胀。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所引起的
  2. 表现形式分为:
    1. 公开型通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自发波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又称开放型。
    2. 抑制型通胀*。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型。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理

Ⅰ、通货膨胀的原因

直接原因: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形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不仅在于过度的现金发行,更在于过度的信用供给,无论是现金通货,还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信贷供给的,因此:
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1、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
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其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的压力,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等。

其他原因:
导致财政赤字,信用膨胀,进而导致货币过度供给的原因主要有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Ⅱ、通货膨胀的治理:治理措施主要有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

(一)紧缩的需求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发生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

紧缩性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少花钱)
1.减少政府支出
(1)削减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
(2)削减转移性支出,包括各种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
2.增加税收:可以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降低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同时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减少因财政赤字引发的货币发行。
3.发行公债::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

紧缩性货币政策(少给钱)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2.提高再贴现率:可以抑制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贷款需求,还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贷款利率和贴现率,令企业因贷款成本增加而减少投资。还可以影响公众的预期,达到鼓励增加储蓄、缓解通胀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二)积极的供给政策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减税、削
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第十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1节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主要职能是:
①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②维护金融稳定;③提供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是与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具有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信用等手段的中央银行
(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二、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

中央银行的职责:
中央银行是国家干预经济、调节全国货币流通与信用的金融管理机关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
(1)不以营利为目的。以金融调控为己任,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是其宗旨。
(2)不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它服务对象只有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干预和牵制。

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二)对银行的业务。
1、集中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
2、充当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有:①再抵押放款;②再贴现;③再贷款
3、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全国清算业务为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
(三)对政府的业务。
1、代理国库。成为政府的总会计和总出纳既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支服务,又增加了自身的资金实力
2、代理国家债券发行
3、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直接给国家财政以贷款或购买国债形式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6、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国际会议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可通过其资产负债表得以概括反映。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资产(央行记录资金投放情况的项目) 负债(央行记录资金来源情况的项目
1.国外资产(外汇、货币黄金) 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2.对政府债权 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3.发行债券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4.国外负债
5.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5.政府存款
6.其他资产 6.自有资金
7.其他负债
总资产 总负债

外汇、货币黄金及其他国外资产列入资产方的国外资产项目。

第2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内容及目标

含义: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内容(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目标:
1、总体而言,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一般由四项构成:
(1)稳定物价;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平衡国际收支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政策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决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

二、货币政策工具

  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 含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
      2. 效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少,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
      3. 缺点:1、反方向抵销;2、作用力度很强,被当作是一剂“猛药”;3、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4. 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
    2. 再贴现
      1. 含义:商业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
      2. 内容: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3. 优缺点: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
    3. 公开市场操作
      1. 含义: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 目的: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3. 优缺点:①优点:1.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二是中央银行能够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三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四是灵活安排,所以中央银行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②局限性。一是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二是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 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2. 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
      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
    3. 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就金融机构对客户购买房地产等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抑制房地产及其他不动产的交易投机
  3. 直接信用控制。
    1. 含义: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进行控制。
    2. 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如1986 年以前美国的“Q 条例”
  4. 间接信用指导。
    1. 间接信用指导即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2.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信贷增减建议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较大。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及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及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
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
(一)利率。指短期的市场利率,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
(二)货币供应量
(三)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四)通货膨胀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效率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①能够对货币政策变动作出灵敏反应的经济主体;②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③较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

2、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第二十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1节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的定义:
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
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够面向社会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业务包括各种期限和不同种类的存、贷款业务,还包括证券投资、进出口信贷、国际结算以及其他多种金融服务。
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窄,经营不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1、信用中介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2、支付中介
接受委托,为工商企业办理业务。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3、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并使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与吸收资本的总额而扩张信用

按机构设置分类:1、单一银行制;2、总分行制。

按业务经营范围:
1、专业化:只经营吸收存款和发放短期工商贷款(包括贴现商业票据)等业务
2、综合化:全能银行制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 负债业务

    1. 商业银行全部资金=自有资金+吸收的外来资金
    2. 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这部分也称为权益资本,不属于负债业务
    3. 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4. 吸收存款业务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业务常用的分类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
    5. 借款业务: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2. 资产业务

    1.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将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除了保留一部分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外,其余部分主要以票据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2. 票据贴现: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

    3. 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贷款的类型如下:
      贷款条件划分,分为:①信用贷款;②担保贷款

      用途为标准,可以分为:①资本贷款;②商业贷款;③消费贷款

    4. 投资业务: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为防范风险,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

  3. 中间业务

    1. 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2. 结算业务:分为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银行提供的结算业务主要是指转账结算,收取结算手续费的业务
    3. 信托业务:商业银行的信托部门接受客户的委托,代替委托单位或个人经营、管理或处理货币资金或其他财产,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
    4. 租赁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作为出租人,向客户提供租赁形式的业务,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5. 代理业务:商业银行接受委托以代理人身份代为办理经济事务,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商业银行受财政部门的委托,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
    6. 咨询业务:银行为顾客作经济预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等服务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1. 盈利性。和另外两个负相关
  2. 安全性。和流动性正相关,和盈利性负相关
  3. 流动性。和安全性正相关,和盈利性负相关

四、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发生经营危机导致无法满足存款人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安排。

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含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被保险的存款既包括人民币存款,也包括外币存款。但不包括:
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以及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存款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 万元,超过50 万元的部分,从该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50 万元的限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①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②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③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

第2节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效率及有效市场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法玛提出有效市场定义。即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上,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程度,市场有效性分为弱型效率(历史资料)、半强型效率(公开资料)和强型效率(全部信息)。

二、金融市场结构

金融市场按照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包括:股债基

第二十一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1节 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金融风险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体系中,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难以完全避免

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口诀:我不确定相关大肠杆菌的传染性
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二、金融风险的常见类型

  1. 市场风险
  2. 流动性风险
  3. 信用风险
  4. 操作风险

第2节 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及类型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和严重性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曾经遭受过危机的侵袭。金融危机会使一国实体经济受到影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严重时还会令金融市场完全崩溃,甚至导致国家破产

传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一国金融领域行业性危机,如银行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十分复杂,具体可以分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流动性危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市场之间相关性也逐渐加大,因此近年来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

债务危机含义:债务危机,也可称为支付能力危机,即一国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最终引发的危机。

货币危机含义: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钉住汇率安排的国家,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

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危机主体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其钉住汇率制度。但在不同阶段,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却不尽相同。

流动性危机是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
国内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即“借短放长”,则会导致流动性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存款者担心存款损失要求银行立即兑现,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挤兑”风波,导致危机爆发。
国际流动性危机:如果一国金融体系中潜在的短期外汇履约义务超过短期内可能得到的外汇资产规模,国际流动性就不足。
在国际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央行除了自有外汇储备外,没有别的渠道来阻止这种恐慌性的外汇“挤兑”

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很可能会引发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的爆发往往伴随着货币大幅贬值的货币危机等

发生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危机由银行传导至整个经济。

二、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此次次贷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信用危机。次贷危机摘流星

第3节 金融监管理论

一、金融监管理的含义

金融监管或称金融监督管理,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
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的监管开始的,这和银行的三大特性有关。
1、 银行提供期限转换功能
2、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

二、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公共利益论: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

保护债权论: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金融监管。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形式

金融风险控制论:这种不稳定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经营、借短放长和部分准备金制度。

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传统监管理论都是国别金融监管,即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要变金融监管为金融监控。金融监控是一种全方位、整体上的对金融业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既有管理部门的监督也有市场施加的约束。

第4节 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

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如下:

  1. 从银行的监管主体以及中央银行的角色来分,金融管理体制分为:
    (一)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美国是其中典型代表。美国对银行类金融机构采取双线多头的监管体制。
    (二)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在中央银行之外,同时设立几个部门对银行、证券业和保险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体制,但是中央银行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德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 从监管客体的角度来分,金融管理体制分为:
    (一)综合监管体制
    综合监管体制是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属于功能性监管。英国是其中的典型
    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主要目的是适应金融经营体制从分业转向混业的需要,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
    发展,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国家越来越多,如瑞士、日本和韩国。
    (二)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是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同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主要原因是:
    ①实行分业经营体制;②金融发展水平不高;③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二、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1.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2.新的监管体制下,中央银行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负责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一是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
二是共享监管信息,采取各种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由国务院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
3.银保监会
2018 年3 月21 日,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决定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
银保监会的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但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第5节 国际金融监管

一、巴塞尔协议的产生与发展

巴塞尔协议产生原因:
(1)直接原因:1974 年美国、英国、德国和阿根廷的国际性银行倒闭事件和国际贷款违约事件。
(2)主要原因:银行经营的风险已经跨越国界,必须要在金融监管上进行国际协调。

发展:
为维护成员国利益,加强监管合作,统一监管原则和标准,1975 年2 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成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在巴塞尔协议中,影响最大的是统一资本监管的1988 年巴塞尔报告、2003 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
2010 年巴塞尔协议Ⅲ

二、1988 年巴塞尔报告

1988 年巴塞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
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风险资产权重就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他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和100%**。权重越大,表明该资产的风险越大。

到1992 年底,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

三、2003 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协议推出的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以及市场约束的内容,被称为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1. 最低资本要求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
  2.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3. 市场约束

四、2010 年巴塞尔协议Ⅲ

2010 年巴塞尔协议Ⅲ体现了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新思维,按照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并行、长期影响与短期效应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国际银行监管的新标杆。

内容:

  1.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资本监管在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框架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本轮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
    1. 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1)普通股充足率为4.5%(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3)总资本充足率为8%
      待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和总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7%、8.5%和10.5%
    2. 两个超额资本要求
      (1)留存超额资本,用于吸收严重经济和金融衰退给银行体系带来的损失,由普通股构成,最低要求为2.5%
      (2)反周期超额资本,要求银行在信贷高速扩张时期积累充足的经济资源,最低要求为0%~2.5%
  2. 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自2011 年初按照3%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控杠杆率的变化,2013 年初开始进入过渡期,2018 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3. 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1. 流动性覆盖率: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的是提高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
    2. 净稳定融资比率: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的能力,它覆盖整个资产负债表,目的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的资金来源
  4. 确定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过渡期:设立为期8年的过渡期

第二十二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1节 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的含义和划分

传统上,国际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种类型

两种固定汇率制度,即:①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自发的);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为中心)

浮动汇率制度:自行安排其汇率,形成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国际汇率体系。

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汇率弹性从小到大,将各国汇率制度分为:无单独法定货币、货币当局安排、传统钉住安排、水平区间钉住、爬行钉住、发行区间、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独立浮动。

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有:
(1)经济开放程度
(2)经济规模
(3)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
(4)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5)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汇率制度的选择
倾向固定汇率——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规模越小、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的国家,一般倾向于固定汇率制度。【关键词:小型开放经济体,集中固定,如香港】
倾向浮动汇率——经济开放程度、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流入较为客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口诀:篮球服

  1. 1994 年1 月1 日,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 2005 年7 月21 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 人民币对美元买卖价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交易中间价±5的幅度内,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浮动为±3%。
  3. ①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实行价差幅度管理,银行可在规定价差幅度内自行调整当日美元挂牌价格。
    ②银行可以自行制定非美元对人民币价格

第2节 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构成

含义: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

国际储备的构成:
(一)货币性黄金黄金只能算作潜在的国际储备、而非真正的国际储备
(二)外汇储备: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
【提示】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高达95%以上。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是指在基金组织的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包括会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份额中的25%可自由兑换货币(储备档头寸)和基金组织用去的本币(超储备档头寸)
(四)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无偿分配的。特别提款权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1. 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2. 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3. 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三、国际储备的管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际储备由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 的储备头寸组成。由于外汇储备占非黄金储备的95%以上,所以说,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管理
1.外汇储备总量管理
2.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1)储备货币种类的安排
(2)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
3.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
对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成为国际储备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国际储备投资战略更多地转向追求高收益的中长期投资

第3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2)确定汇率制度
(3)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二、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口诀:补金牙

  1. 金本位制度
    1. 金本位制度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
    2. ①由铸币平价决定的汇率构成各国货币的中心汇率决定基础;
      ②市场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汇率波动幅度小,自发固定。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1. 1945-1973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 特征:(森林特征口诀:长短可调可兑
      1. 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规定双挂钩原则。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
      2.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3. 国际收支的调节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4. 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内在缺陷——特里芬难题
  3. 牙买加体系。(口诀:牙买多
    1. 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成临时委员会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体系
    2. 主要运行特征如下:
      1.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 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3. 国际收支的调节:经常账户失衡调节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融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等方式进行

三、国际主要金融组织

战后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理事会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2. IMF 的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
      1. 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
      2. 份额的作用:决定成员国应缴的资金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借款数量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1. 贷款的种类
        1. 备用安排:又称为普通贷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备用安排的最高额度为成员国份额的125%,拨付期为12-18 个月
        2. 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结构缺陷导致的严重国际收支问题。
        3. 减贫与增长贷款:低息贷款。用于帮助长期国际收支问题的最贫困成员国。
        4. 其他贷款:补充储备贷款、应急信贷额度、紧急援助。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特点
        1. 主要帮助成员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2. 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
        3. 贷款是临时性
  2. 世界银行集团
    1. 世界银行理事会是世界银行最高权力机构
    2. 世界银行资金来源
      1. 银行股份:各成员国认购的份额。
      2. 借款是世界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渠道包括发行中短期债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中长期债券。
      3. 转让债权
      4. 业务净收益:世界银行历来的业务净收益不分配给股东,都留作准备金。
    3. 世界银行的贷款:又称为“硬贷款”,世界银行以贷款业务为主。贷款的特点包括:
      1. 期限长
      2. 贷款实行浮动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利率。
      3. 通常对其资助的项目只提供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
      4. 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长。
    4. 世界银行集团的其他机构
      1. 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
      2. 国际金融公司:主要通过向低收入国家的生产性企业提供无须政府担保的贷款和投资
      3.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世界银行集团最年轻的成员。
    5. 国际清算银行
      1. 宗旨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
      2. 国际清算银行的组织机构: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其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3. 国际清算银行的职能与业务:为会员国管理国际储备资产、开办多种银行业务;

第4节 人民币跨境使用

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概念和类型

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居民(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和非居民(境外机构、境外个人)之间以人民币开展的或用人民币结算的各类跨境业务。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类型:(跨境人民币业务类型口诀:三跨两投一合作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
  2. 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按照“事后管理”原则,依据企业提供的境外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证书等材料办理境外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3. 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境外企业,使用人民币来华开展业务。
  4. 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1. 进口贸易融资,包括进口信用证、海外代付、进口押汇等;
    2. 出口贸易融资,包括打包贷款、出口信用证押汇、出口托收押汇、福费廷、出口信贷等
      1. 福费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追索权地从出口商那里买断由于出口商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是一项中长期贸易融资业务
      2. 进行真实性审核义务,且融资金额需以出口企业与境外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金额为限。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下涉及的居民对非居民的人民币负债,包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的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协议付款、预收延付等,不纳入现行外债管理
  5. 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融资
    1. 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香港市场将这些人民币债券称为“点心债”。
    2. 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目前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主要为国际开发机构
  6. 双边货币合作
    1. 货币互换协议
      1. 货币互换又称为货币掉期,是依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在未来的确定期限内交换不同币种现金流的交易
      2. 其主要功能包括:规避汇率风险;价格发现;管理资产负债;降低融资成本和设计金融产品
      3. 中央银行开展货币互换的目标:
        1. 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措施,如美联储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之间货币互换安排;
        2. 作为金融危机的常设预防机制,如东盟和中日韩建立的“清迈倡议”;
        3. 作为深化双方经济金融合作的措施
    2. 本币结算协议

第四部分 统计

第二十三章 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1节 统计学

统计学的定义及两大分支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学科,概括来讲,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统计学的两大分支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具体内容如下

  1. 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如利用统计图展示CPI。
  2.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其内容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如评测顾客满意度。

第2节 变量及数据

变量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取值。

  1. 定量变量(数量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数量。
  2. 定性变量
    1. 分类变量。变量的取值是类别。如企业所属行业、员工性别
    2. 顺序变量。变量的取值是类别且有顺序。如员工受教育水平

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1. 定量数据
  2. 分类数据
  3. 顺序数据

第3节 数据的来源

数据来源的分类如下表所示:(口诀:方法看实测,角度看二手

  1. 按收集方法
    1. 观测数据
    2. 实验数据
  2. 从使用者的角度
    1. 一手数据
    2. 二手数据

第4节 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式

一、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式

统计调查的类别:

  1. 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
    1. 全面调查。如①全面统计报表②普查
    2. 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2. 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1. 连续调查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入、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是动态的
    2. 不连续调查。间隔长的时间(通常一年以上)的调查,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如生产设备拥有量、耕地面积等,是静态的

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1. 统计报表
    1. 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2. 调查对象范围:全面和非全面
    3. 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4. 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
  2. 普查(普查间隔口诀:经字8笔画、口是0、农6笔画
    1. 收集某一时点状态上的基本全貌
    2. 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
    3. 经济普查:每10年2次,逢”3、8“年份实施
    4. 人口普查:每10年1次,逢”0“年份实施
    5. 农业普查:每10年1次,逢”6“年份实施
    6. 一般规定统一标准调查时间,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11 月1 日0 时。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为1 月1 日0 时。
  3. 抽样调查
    1. 根据样本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2. 特点:(1)经济性(2)时效性强(3)适应面广(4)准确性高
  4. 重点调查-定量
    1. 从总体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
    2. 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3. 35 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这就是重点调查
    4. 全国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对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即可
    5. 国家统计局的全国5000 家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制度就属于重点调查
  5. 典型调查-定性
    1. 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2. 优点:灵活机动。调查相互联系

第5节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一、数据科学(口诀:科比

数据科学最早由丹麦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先驱“彼得•诺尔”提出。

二、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特性-4V

  1. 数据量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是PB、EB、或ZB
  2. 数据多样化。
    1. 结构化数据。二维表结构
    2. 非结构化数据。办公文档、文本、图片、报表、图像、音频信息、视频信息
    3. 半结构化数据。员工简历
  3. 价值密度低。大数据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
  4. 数据的产生和处理速度快。大数据的处理要符合“1 秒定律

三、数据挖掘

含义: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藏在其中但又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1. 数据源真实的、大量的、有噪声的
  2. 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
  3. 发现的知识是可接受的、可理解、可运用
  4. 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只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

数据挖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核心任务是对数据关系和特征进行探索。

类型分为:(1)指导学习或监督学习;(2)无指导学习或非监督学习

常用的算法:

  1. 分类
    1. 确定目标对象属于哪个预定类别,分类技术属于一种监督学习
    2. 分出垃圾邮件
  2. 聚类分析
    1. 同类的数据相似性尽量大,不同类的数据相似性尽可能小,跨类的数据关联性尽可能低
    2.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其要划分的类是未知的
    3. 用于客户细分、文本归类、结构分组、行为跟踪等
  3. 关联分析。
    1. 是对数据集中反复出现的相关关系和关联性进行挖掘提取,从而可以根据一个数据项的出现预测其他数据项的出现。
  4. 趋势与演化分析
  5. 其他分析方法。特征分析、异常分析等。

四、数据可视化

优势:在于简单,表现清晰。

两个重要分支:

  1. 科学可视化
    1. 面向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数据
    2. 重点探索以几何、拓扑和形状特征来呈现数据中蕴含的规律。
    3. 三维空间测量数据、计算机模拟数据和医学影像数据
  2. 信息可视化
    1. 处理对象是非结构化、非几何的抽象数据,如金融交易、社交网络和文本数据

第二十四章 描述统计

第1节 集中趋势的测度

一、集中趋势的含义及测度指标

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
(一)均值
均值也就是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1.均值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
2.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3.均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二)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
n为偶数:中位数位置是介于2个数之间,中位数就是这两个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均值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主要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于分类数据。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尤其适用于收入这类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
(三)众数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
众数适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尤其是分布明显呈偏态时,众数的代表性更好。
而定量数据中,可能出现多众数和无众数的情况,因此众数不适用于描述定量数据的集中位置。
有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双众数、多众数或者没有众数,难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

集中趋势指标 适用变量类型 是否受极端值影响 是否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
众数 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 不受
中位数 顺序变量和定量变量 不受
均值 定量变量

第2节 离散程度的测度值

一、离散程度的含义及测度指标

离散程度反映的是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

衡量离散程度的指标包括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1. 方差:
    1. 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2. 方差的单位是原数据的平方。
    3. ${s^{2}}=\frac{\sum_{i=1}^{n}(x_{i}-\overline{x})^2}{n-1}$,注意分母是(n-1)
  2. 标准差
    1. 方差的平方根
    2. 不仅能度量数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还与原始数值具有相同的计量单位
    3. 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4. 标准差的大小不仅与数据的计量单位有关,也与观测值的均值大小有关
    5. 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不同变量的离散程度
  3. 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
    1. 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2. 离散系数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
    3. 离散系数消除了测度单位和观测值水平不同的影响,因而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变量的离散程度

第3节 分布形态的测度

一、偏态系数

偏度:数据分布的偏斜方向和程度,描述的是数据分布对称程度

偏态系数: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统计量,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偏态系数的取值:

  1. 偏态系数等于0。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
  2. 偏态系数大于0。分布为右偏,0-0.5,轻度右偏;0.5-1,中度右偏;大于1,严重右偏
  3. 偏态系数小于0。分布为左偏,0–0.5,轻度左偏;-0.5–1,中度左偏;小于-1,严重左偏
  4. 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二、标准分数(也称Z分数)

均值和标准差不同时,不同变量的数值是不能比较的,可以通过计算标准分数来比较不同变量的取值

标准分数可以给出数值距离均值的相对位置。

$标准分数Z=(原始分数X_{i}-平均分数\overline{X})\div 标准差s$

在实际应用中,当数据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时,经验告诉我们:(口诀:三舅舅带着二舅和我一路发
约有68%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1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1,1】范围内;【168】
约有95%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2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2,2】范围内;【295 】
约有99%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3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3,3】范围内:【399 】

第4节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一、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 程度
    1. 完全相关
    2. 不完全相关
    3. 不相关
  2. 方向
    1. 正相关
    2. 负相关
  3. 相关形式
    1. 线性相关
    2. 非线性相关
  4. 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二、相关关系的度量(散点图和相关系数r)

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来展示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Pearson(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关于相关系数的取值含义如下表所示

  1. $0<r<+1$ 不完全正线性相关

  2. $r=1$ 完全正线性相关

  3. $r=-1$ 完全负线性相关

  4. $r=0$,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可能是非线性相关关系或无关

  5. $|r|≥0.8$ 高度相关

  6. $0.5≤|r|<0.8$ 中度相关

  7. $0.3≤|r|<0.5$ 低度相关

  8. $|r|<0.3$ 相关程度极弱,可视为无线性相关关系

第二十五章 抽样调查

第1节 抽样调查基本概念

一、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抽样调查是指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通过对这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得到信息,以达到对总体情况的了解,或者对总体的有关参数进行估计。

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由从总体中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所组成。样本也是一个集合。

总体参数总体的真值):总体指标值,它是未知的常数,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的数值计算的,是通过调查想要了解的,不受样本的抽选结果影响

样本统计量:是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值计算的,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也称估计量。它是一个随机变量

抽样框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

二、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1. 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
    1. 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2. 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3. 等概率抽样和不等概率抽样
    4. 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系统抽样;(4)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
  2. 非概率抽样:(方便判断,自愿配额
    1. 抽取样本时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主观或方便抽取
    2. 方法:
      1. 判断抽样。人为确定样本单元。
      2. 方便抽样。街头拦截
      3. 自愿样本。是自愿接受调查。网上调查。
      4. 配额抽样。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先分类再抽取。

三、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问题→调查方案设计→实施调查过程→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四、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样本估计值和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一般来说,调查中的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类。

  1. 抽样误差由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时出现的误差
  2. 非抽样误差
    1. 除抽样误差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2. 抽样框误差:样本框不完善
    3. 无回答误差:调查人员没能够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有不在家或拒绝回答
    4. 计量误差: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第2节 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

  1. 简单随机抽样

    1. 分为不放回简单随机和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2. 有放回:容易造成信息重叠而影响估计效率,较少采用
    3. 不放回:每次都在所有尚未被抽入样本的单元中等概率地抽取下一个单元,比有放回抽样的抽样误差低
    4. 特点:最基本的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单位的入样概率相同
    5. 适用条件:抽样框中没有更多可以利用的辅助信息;调查对象分布的范围不广阔;个体之间差异不大
  2. 分层抽样

    1. 先按照某种规则把总体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在不同的层内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2. 每层都要抽取一定的样本单位,样本在总体中分布较均匀,可降低抽样误差
    3. 样本量在各层中分配的方法有等比例分配和不等比例分配两类
    4. 等比例分配:该层的样本单位比例与该层中的总体单位比例一致
    5. 不等比例:在总体单位少的层适当增大样本量或有些层内方差过大,为了降低抽样误差,在方差大的层中多抽,在方差小的层中少抽
    6. 如果各层的总体方差已知,不等比例抽样的抽样误差可能比等比例抽样更小
    7. 适用条件:抽样框中有足够的辅助信息;层内差异小,层间差异大
  3.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1. 所有单元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范围内随机抽取一个初始单元,然后按事先规定的规则抽其他样本单元。
    2. 最简单的系统抽样是等距抽样
    3. 优点:是对抽样框的要求比较简单,它只要求总体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
  4. 整群抽样

    1. 将总体中所有的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互不重叠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对抽中的群调查其全部的基本单位,对没有抽中的群则不进行调查。
    2. 优点:(1)实施调查方便,节省费用和时间,效率较高;(2)抽样框编制简化
    3. 如以家庭为群,采用整群抽样估计某地区的男女比例;直接抽取企业单位,入样企业单位内所有职工均接受调查;
    4. 适用:如果群内各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群与群的结构相似,整群抽样会降低误差
  5. 多阶段抽样

    1. 在大范围的抽样调查中,采用多阶段抽样是必要的
    2. 调查居民对市政建设的满意度,先从所有居委会中随机抽取20 个居委会,再从被抽中的居委会中随机抽取30 个家庭进行调查,采用的抽样方式是多阶段抽样,第一阶段采用整群抽样,第二阶段采用了简单随机抽样。

第3节 估计量和样本量

一、估计量的性质(估计量口诀:一无所有

一致性:估计量的值如果稳定于总体参数的真值
无偏性:所有可能的样本均值取值的平均值总等于总体均值
有效性:1样本取值较2更密集在总体参数真值附近,1的方差必然小于2的方差

二、抽样误差的估计

抽样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计算

$样本估计量的方差=(1- \frac{样本量n}{总体个数N})\times \frac{样本方差s^{2}}{样本量n}$

通常用样本方差来替代总体方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1. 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单位值之间差异越大,即总体方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2. 抽样误差与样本量n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3. 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例如分层抽样的估计量方差一般小于简单随机抽样。
  4. 利用有效辅助信息的估计量也可以有效的减小抽样误差。

三、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1. 调查的精度,是指估计时可以接受的误差水平
  2. 总体的离散程度,总体方差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越大
  3. 总体的规模小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越大,为保证精度,样本量也要增大
  4. 无回答情况。在无回答率较高的调查项目中,样本量要大一些
  5. 经费的制约。样本量是调查经费与调查精度之间的某种折中和平衡
  6. 其他因素。限定时间、人力资源等

第二十六章 回归分析

第1节 回归模型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

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的表达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进行回归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因变量用Y 表示;自变量,一般用X 表示。

联系: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高度相关($|r|≥0.8$)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

区别: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
(2)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

二、回归模型

描述因变量如何依赖自变量和误差项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类别如下:
1.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回归模型可以分为一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
2.根据回归模型是否线性,回归模型分为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

因变量Y 是自变量X 的线性函数$\beta _{0}+\beta _{1}X $加上误差项$\xi$。
(1)$\beta _{0}+\beta _{1}X $ 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 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Y 的线性变化
(2)误差项$\xi$是个随机变量
(3)描述因变量Y 的期望值$E(Y)$如何依赖自变量X 的方程称为回归方程
(4)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

第2节 最小二乘法

线性回归模型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在现实中,模型的参数$\beta _{0}$和$\beta _{1}$都是未知的,需要利用样本数据去估计,采用的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原理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y_i$与估计值yi之间的离差(残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beta _{0}$和$\beta _{1}$的方法。

第3节 模型的检验和预测

一、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

一般情况下,使用估计的回归方程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其内容包括:
(1)结合经济理论和经验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
(2)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3)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的一种测度方法是决定系数

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 到1 之间决定系数越接近1,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越好
$R^2=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R^2=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无关。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在大样本假定的条件下,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渐进服从正态分布,可以用t检验法验证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是否有显著影响
t 检验的原理是反证法

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

多元回归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随着自变量个数的增加,即使在有些自变量与因变量完全不相
关的情况下,决定系数$R^2$也会增大
为避免因增加自变量个数而高估拟合效果的情况,多元回归模型一般使用修正后$R^2$。调整后$R^2$考虑了自变量个数增加带来的影响,在数值上小于$R^2$。

第二十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1节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一、时间序列的含义及分类

时间序列的含义: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绝对数时间序列:①时期序列;②时点序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相对数(如,城镇人口比重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平均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

第2节 平均发展水平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就是简单算术平均数

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1. 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逐日登记)计算。
    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即已掌握了整段考察时期内连续性的时点数据,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指标值变动才登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重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

  2. 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不逐日登记)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①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
    间断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②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两次平均计算方法:(相邻两期和)/2*两期间隔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得出的数字求和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计算思路: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

二、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报告期前一期水平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最初水平
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合计/逐期增长量个数=累计增长量/(最末时间-最初时间)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第3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分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口诀:定基积

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口诀:环比比

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二、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n的根次方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 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往往要结合“增长1%的绝对值”分析,这一指标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第4节 平滑预测法

一、平滑预测法的含义及方法

平滑法的目的是“消除”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所引起的随机波动;平滑法适用于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即没有明显的趋势、循环和季节波动的时间序列;

平滑预测法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移动平均法:使用时间序列中离预测期最近K 期数据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指数平滑法:预测值$F_{t+1}=平滑系数α × 第t 期实际观察值Y_t+(1-α) × 第t 期预测值F_t$,$α$为平滑系数,取值范围:$0 < α < 1$

第五部分 会计

第二十八章 会计概论

第1节 会计基本概念

一、现代会计2 大分支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系统、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

现代会计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1. 财务会计
    1. 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
    2. 确认、计量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营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分析报表,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
    3. 财务会计主要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4. 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后记录和反映,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2. 管理会计
    1. 管理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分析产生一系列新信息。
    2. 用于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
    3. 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内容。

二、会计的2 项基本职能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在经济事项发生之前、经济事项进行当中和经济事项发生之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控制。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即会计的客体,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般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投入
(1)资金投入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投入包括:
①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自有)—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借入)—形成企业的负债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货币资金

资金的退出:缴纳税金、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股利和利润等均属于资金退出。

四、会计核算的7 项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也称为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对外
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

会计核算的内容:

  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 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
    2. 有价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
    3.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1. 财物是企业用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3.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1. 债权: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应收及预付款项。
    2. 债务:企业承担的需要偿付的现时义务,
  4. 资本的增减
    1.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金
    2. 会计上所说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3. 资本的增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收益分配
  5.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1. 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如,销售商品的收入。
    2. 支出: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3. 费用: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总流出。如销售商品的成本。
    4. 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
      的产品或某种劳务相联系,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如库存商品的成本。
    5. 支出与费用的区分:在会计上,支出比费用所含范围要广泛。只有那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支出,才是费用。
  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1.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7.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经济业务事项

第2节 会计目标

  1.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1. 有关财务状况信息—资产负债表反映
    2. 有关经营成果信息—利润表反映
    3. 有关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表反映
  2. 反映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第3节 会计要素

一、企业的6 个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或内容。

资产要素表、静态会计要素: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要素、动态会计要素:收入、 费用、 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 资产: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 特点是:
      1. 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如,计划购买的机器设备等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2. 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如企业融资租入的设备应作为企业的资产,但经营租入的设备不作为企业的资产。
      3. 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待处理的报废产品不能作资产。
    2. 具体项目: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 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 年内变现的资产。①货币资金;②交易性金融资产;③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④存货
      2. 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
  2. 负债。负债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所承担的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 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如,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在未来形成负债的采购合同,当前不作为负债。
    2. 负债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负债必须是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都会
      造成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
    3. 负债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 流动负债(1 以内):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2.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 所有者权益
    1.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在企业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2. 所有者权益来源包括:①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③留存收益: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 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包括:(1)实收资本(股本);(2)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 收入
    1.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不属于企业收入。
    3. 偶发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收入。
    4. 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表现负债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2. 费用
    1. 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狭义的费用即营业费用。营业费用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1. 制造成本是指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2. 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不参与成本计算,直接计入当期损失。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四费口诀:财管消炎
    3. 费用与成本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为生产某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是构成该产品成本的基础;
      区别在于费用是按照时间归集的,而产品成本是按照产品对象归集的
  3. 利润
    1. 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2. 包括收入减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二、企业的2 个会计等式

企业六个会计要素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这种数量关系的恒等式,即为会计等式

  1.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2. $收入-费用=利润$
    1. 反映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第4节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一、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4 原则(确认计量4原则口诀:手里配权力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用来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 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
    1. 企业按照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 适用范围: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
  2. 收付实现制也称为现金制
    1. 以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基础。凡本期收入、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发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费用处理。
    2. 适用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

(二)配比原则

  1. 含义: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配比方式分为:
    1. 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因果配比,如主营业务收入与直接成本相配比。
    2. 收入与费用之间的时间配比,如广告费、办公费与发生在同一时间的收入相配比。
  2. 要求:
    1. 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而不能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虚假不实。
    2. 对于一切预支的款项的成本、费用,要递延到有关的收入取得时才能列支;
    3. 对于与本期收入有关的一切未来费用,则应在本期内预提,以达到配比的目的。

(三)历史成本原则

  1. 含义:
    1.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原则是以货币稳定前提的。
  2. 优点:(1)取得比较容易、比较客观;(2)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3)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4)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认企业的当期损益。

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支出的效益仅惠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
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凡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该支出通过折旧、摊销等逐期转化为各期的费用。
资本性支出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划分错误的影响:

  1. 收益性支出误计入资本性支出会少计费用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如】将应计入“研发费用”的研究费用计入了“无形资产”。
  2. 将资本性支出误计入收益性支出,会多计费用而少计资产价值。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

第5节 会计基本前提

一、会计的4 个基本前提(口诀:会计主体、持续分钱

会计基本前提又称为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 会计主体
    (1)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2)划分会计主体的作用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可以是营业性组织,也可以不是营利性组织
  2. 持续经营
    (1)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产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
    (2)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和长期的,企业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3. 会计分期
    (1)又叫会计期间,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迄日期,一般分年度和中期。
    (2)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3)明确了会计期间的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4. 货币计量
    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并假定货币的币值保持不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货币计量的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有时在会计核算中也辅以实物数量等计量单位。

第6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口诀:及时的清晰的谨慎的反映实情那个是相当的重要

《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 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和客观性
  2. 相关性又称有用性
  3. 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4. 及时性及时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5. 可比性
    1. 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2.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
  6. 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从经济实质上,企业拥有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在会计核算上视为企业资产
  7. 重要性
    1.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重要事项充分、准确披露;次要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和合并反映
    2.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对决策者的利益关联度高的和金额占总业务量比重较大的项目应当作为重要项目在财务报表上进行反映。
  8. 谨慎性
    1.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 如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采取一种不导致扩大资产、虚增账面利润、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对于预计会发生的损失应计算入账,对于可能产生的收益则不预计入账。
    3. 谨慎性在会计上的应用:存货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第7节 会计法规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会计法》为核心,以会计准则、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会计法”为核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是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

第二十九章 会计循环

第1节 会计确认

一、会计确认的含义、主要解决的问题及一般标准

会计上将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的方法称为会计循环

会计确认解决的三个问题:
1.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
2.确定该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
3.确定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会计确认的三标准:
1.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
2.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的评估
3.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如价值、成本等,并能可靠的进行计量

第2节 会计计量

一、会计计量的含义和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

会计计量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一项经济业务所带来的某一会计要素变化的数量为多少,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定量化特点。

会计计量属性:(口径:历史重现,公允可变

  1. 历史成本
    1. 又称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2. 重置成本
    1. 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
      等价物。适用的前提是资产处于使用状态,且能够继续使用,对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
  3. 可变现净值
    1.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2.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 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4. 现值
    1.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 公允价值
    1. 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第3节 会计记录

一、会计记录的含义及方法

会计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

会计记录是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

会计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一)设置账户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各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载体

账户分类
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

账户结构
即左方(记账符号为借)和右方(记账符号为贷),一方登记增加(称为增加发生额),另一方登记减少(称为减少发生额)。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会计等式: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发生额的登记方向:(口诀:资产费用总相等、收入费用总相反

  1.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左边)
    1.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减贷增。(右边)
    1.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二)复式记账

  1.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通过账户记录可以全面、清晰的反映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龙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记录是否正确。
  2. 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方法。

借贷记账法:

  1.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2. 借贷记账法的结构:
    账户借方核算资产期初余额、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与所有权益(收入)的减少和资产期末余额。
  3.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 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依据: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

会计凭证按照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的凭证

记账凭证是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四) 登记账簿

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来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
(二)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环节,是联结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告的中间环节。
(三)按照账簿的用途,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类。
(四)为了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会计人员要定期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二、账务处理程序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报告的步骤和方法,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最基本)
  2.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 做到试算平衡
  4.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5.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第4节 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又称为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会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的再加工,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之前,为了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必须进行财产清查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我国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三、会计报表的分类

反映经济内容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反映现金流量的报表。

企业对外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编报主体: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是它反映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共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般只编制对外会计报表。

第三十章 会计报表

第1节 会计报表的概念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会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

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4表1附注)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一)编制要求

  1. 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应当依法对会计账簿记录,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进行审核,内容要全面。
  2. 会计报表的编制应当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关于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
  3. 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二)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财产清查。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第2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作用、格式和内容

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为基础编制,反映企业的静态财务状况

作用:

  1.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及这些经济资源的分布和构成的信息;
  2. 总括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的信息。
  3.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使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等信息。

账户式(左右排列)和报告式(上下排列)。我国采用账户式

  1. 资产类项目按流动性(即变现能力)进行排列,流动性强的在前,流动性差的在后,并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项列示。
  2. 负债类项目按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排在前面,后到期的排在后面;并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分项列示,流动负债在前。
  3. 所有者权益排列顺序: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中每个项目都有“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

  1. 直接填列
    1. 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报表项目: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
      口诀:实收短期应交付的两只公积
  2. 分析计算填列。
    1. 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货币资金、未分配利润
    2. 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数据填列
    3. 根据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
    4.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长期借款、其他非流动负债

第3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作用、格式和内容以及编制方法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依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以“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为基础,是一张动态的会计报表。

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盈利能力

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采用多步式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 (口诀:4费2损失4收益
(2)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 所得税费用
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第4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通常指3 个月以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只涉及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变动或只涉及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变动,则不会影响现金流量;

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投资活动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处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无形资产等
筹资活动是包括发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内容及编制方法

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属于年度报表,由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

(一)正表采用报告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二)补充资料

  1.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我国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正表,按间接法编制补充资料。

直接法是以利润表的本期营业收入为起点,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

第5节 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1.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3. 3个说明

第三十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

第1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并通过财务指标的高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

第2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其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下常用的三种比率是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效率比率

相关比率是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如流动比率。
结构比率是某项目数值占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如:存货与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的比率
效率比率是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如: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

第3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
    1. $流动比率 = \frac{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 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 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
    2. $速动比率=\frac{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1. 速冻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2. 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3. 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一种
      4. 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 左右
    3. $现金比率=\frac{现金}{流动负债}$
      1. 该比率反映企业的即刻偿债能力
    4.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
  2. 长期偿债能力:
    1. $资产负债率=\frac{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 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2.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50%以下),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
    2. $产权比率=\frac{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口诀:产妇权益
      1. 表明财务结构是否稳健
    3. $已获利息倍数=\frac{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frac{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1. 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用来衡量盈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口诀:周转反应营运能力,分母在前,分子在后)

  1. $存货周转率=\frac{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2. $应收账款周转率=\frac{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3. $流动资产周转率=\frac{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
  4. $总资产周转率=\frac{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

三、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如下 (口诀:都带利润率、收益率

  1. $营业利润率=\frac{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2. $营业净利润率=\frac{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3. $资本收益率=\frac{净利润}{实收资本}$
    1. 反映企业资本的盈利能力
  4. $净资产收益率=\frac{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额}$
    1.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越强
  5. $资产净利润率=\frac{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6. $普通股每股收益=\frac{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7. $市盈率=\frac{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1. 通常认为该指标在5―20 之间是正常的
  8. $资本保值增值率=\frac{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1. 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设计的

第三十二章 政府会计

第1节 政府会计的概念

政府会计是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政府会计主体财务收支活动及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

政府会计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1)预算会计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有关的信息,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财务会计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含运行成本)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2节 政府会计要素

一、政府会计要素

(一)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资产中非流动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净资产: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

(二)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预算收入: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

预算结余: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应当列入政府决算报表

第六部分 法律

第三十三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1节 “调整经济的法”和“经济法”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因此从法学视角来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调整经济是法律的一项重要功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封建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3、当代社会。民法、商法、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

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调整经济的法”包含了“经济法”。

第2节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调整,表现为多个法律部门的综合运用、协调作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民商法;经济法;其他法律部门。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1. 民商法
    1. 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则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2. 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2. 经济法
    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2.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等均属于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三类:

  1. 经济管理关系
    1. 它是一种经济关系
    2. 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3. 它是宏观领域的经济关系
    4. 它可分化出各种具体的宏观经济关系,如计划关系、财政政策关系、货币政策关系、产业政策关系
  2. 市场管理关系
    1. 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
    2. 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产品质量
    3. 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
  3. 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1. 国家通过政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如进行招标、订(购)货、发包、出让、信贷、担保等活动时发生的合同关系;
    2. 平等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

第三十四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1节 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特征和种类

两种最基本的财产权利:物权和债权

物权是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物的占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依法享有的支配权利,即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财产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换则体现为债权。

(一)物权的法律特征:(物权特征口诀:绝对支配法定物,两效力

  1. 物权是绝对权
    1. 物权的义务主体为权利人以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又称“对世权
    2. 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的债务人发生效力,因此债权是相对权,又称“对人权”
  2. 物权属于支配权
    1. 物权的权利人不必依赖他人的帮助就能行使其权利
    2. 债权属于请求权,债权必须有相对的义务人给予协助方可实现
  3. 物权是法定的,物权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1. 物权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由法律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且物权设
      定时必须公示。动产所有权、动产质权、动产留置权均以动产的占有为权利象征。不动产登记为权利象征。
    2. 债权只是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不具有公示性,设立债权不需要公示。
  4. 物权的客体一般为,而不是行为
    1. 物权的客体是特定物、有体物、独立物、独立于人身之外的物
    2. 行为和智力成果等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
    3. 债权一般直接指向的是行为,而间接涉及物
  5. 物权具有追及效力
    1. 物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权利人均追及于物之所在地行使其权利,依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2. 债权原则上不具有追及效力
  6. 物权具有优先效力
    1. 对外优先: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债权。但物权优先于债权并不是绝对的(买卖不破租赁)
    2. 对内优先: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或性质相同的物权时,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
    3. 债权不具有优先的效力,在同一物上可以设立多个债权,各个债权都具有平等的效力,债权人在依法受偿时都是平等的。

(二)物权的种类

  1. 物权的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范围不同
    1. 自物权。如所有权(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
    2. 他物权。如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2. 他物权从设立目的的角度
    1. 用益物权
    2. 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3. 物权有无从属性
    1. 主物权。所有权、地上权等
    2. 从物权。地役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4. 物权的发生是否基于当事人的意思
    1. 法定物权
    2. 意定物权
  5. 物权存续有无期限
    1. 有期限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2. 无期限物权。所有权

二、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基本原则口诀:法定一公式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

(一)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得丧变更及其保护的方法均源自法律的直接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地创设。

种类法定、内容法定、效力法定、得丧变更法定、保护方法法定

(二)一物一权原则

①一个特定的标的物上只有一个所有权
②同一物上不得设有两个以上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物权

(三)物权公示原则

物权公示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对物权的享有与变动均应采取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方式的原则

①物权的公示方法必须由法律规定
②物权公示的效力必须由法律规定。
普通的动产一经交付,便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后果;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三、不动产登记的范围与种类

  1. 登记范围
    1. 所有权(国家拥有无需登记)
    2. 用益物权:居住权,使用权、经营权
    3. 不动产抵押权
  2. 登记种类
    1. 首次登记:物权首次产生,如商品房第一次登记
    2. 变更登记:物权具体内容变化,权利人不变,不交税
    3. 转移登记:不动产物权发生权利转移时所进行的不动产登记,权利人变化,交税。
    4. 注销登记:不动产物权消灭时
    5. 更正或异议登记: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申请人15 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
    6. 预告登记:是指当事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缺乏或者尚未成就时,即权利人只对未来取得物权享有请求权
      1. 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2.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90 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7. 查封登记:由登记机关对该房屋的权属直接进行登记,然后再予以查封。

第2节 所有权

一、所有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

所有权的法律特征:(所有权特征口诀:单独弹棉絮

  1. 所有权的独占性
  2. 所有权的全面性
  3. 所有权的单一性
  4. 所有权的存续性
  5. 所有权的弹力性

二、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1. 物权首次产生而获得所有权
    1. 孳息指原物所产生的收益
      1. 天然孳息。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如果园承包出去。
      2. 法定孳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交易习惯取
    2. 先占。标的物为无主动产;行为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物。。张三拾到别人抛弃的废弃物并声称为己所有
    3. 添附。饮料混合或刷漆,按照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以及保护无过错当事人的原则确定
    4.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5. 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
    6. 善意取得。是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善意第三人
  2. 继受取得
    1. 买卖合同、赠与和互易
    2. 继承遗产
    3. 合股集资

所有权的消灭:

  1. 相对消灭:物在人非,如转让或抛弃
  2. 绝对消灭:标的物损毁

三、共有

  1. 按份共有: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1. 对于共有物的全部享有使用收益权。
    2. 不需经过其他共有人的同意可出卖自己的部分,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
    3. 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2/3 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
  2. 共同共有
    1. 共同共有的发生以共同共有人之间存在共同关系为前提
    2. 共同共有的形式主要包括三种:①夫妻共同财产。②家庭共有财产。③遗产分割前的共有
    3. 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共有人不能对共同共有财产确定份额
    4. 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应经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四、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2. 专有部分: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3. 共有部分: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公共产生,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

第3节 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及种类

  1. 特征
    1. 用益物权是具有独立性的他物权
    2. 用益物权是限制物权
    3. 用益物权具有使用的目的
    4. 用益物权的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
  2. 种类
    1. 建设用地使用权
      1. 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
      2. 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2. 土地承包经营权
      1. 承包经营合同是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依据
    3. 宅基地使用权
      1. 宅基地使用权带有社会福利性质,农民无偿取得,无偿使用
      2. 必须是农民
    4. 地役权
      1. 地役权是按照合同设立的。
      2. 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地役权不能由法律强制,应采取协商的方式由当事人约定。
    5. 居住权
      1. 居住权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
      2. 居住权无偿设立,设立居住权,可以根据遗嘱或者遗赠,也可以按照合同约定。
      3. 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4.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
      5. 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第4节 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担保物权是指为确保债务清偿的目的

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

  1. 担保物权具有价值权性,指物要有价值
  2. 担保物权具有法定性
  3. 担保物权具有从属性,一般从属于债权而存在
  4. 担保物权具有不可分性。债权未受全部清偿前,担保权人可就担保物的全部行使权利。
  5. 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担保物权所具有的支配效力及于变形物或者代替物。

二、担保物权的种类

  1.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所提供担保的财产不移转占有
    1. 抵押权的设定
      1. 法定抵押权:【地随房走】【房随地走】
      2. 意定抵押权: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2. 抵押标的
      1. 允许抵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2. 不允许抵押的:土地所有权;公益设施;有争议的、查封的的财产;
    3. 抵押权设立
      1. 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不动产必须登记
      2. 抵押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 质权
    1. 法律特征
      1. 质权的设定必须移转占有,这是质权与抵押权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2. 质权的标的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
      3. 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2. 质权类型
      1. 动产质权
      2. 权利质权:(口诀:3票3单股债基、应收款来财产权
  3. 留置权
    1.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2.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
    3. 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4. 留置权只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如保管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

第三十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1节 合同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2. 合同是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
  3. 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4. 合同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 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如婚姻、收养、监护等,也不由《民法典•合同编》调整
  6. 民事合同的内容实际就是民事财产关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合同的分类

  1. 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不同
    1. 双务合同: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
    2. 单务合同:如,借用合同、赠与合同、保证合同
  2. 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
    1. 诺成合同(不要物合同):绝大多数合同都是诺成合同
    2. 实践合同:如保管合同、借用合同、定金合同实践合同口诀:借保定
  3. 法律上是否规定一定的名称
    1. 有名合同: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及居间合同,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合伙合同
    2. 无名合同:借用合同、定金合同
  4. 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
    1. 要式合同:需要采取特定的方式才能成立的合同。
    2. 非要式合同
  5. 有关联的合同之间的主从关系
    1. 主合同
    2. 从合同: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的合同,也称为“附属合同”。如,担保合同

第2节 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的生效要件

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

  1. 主体合格
    1. 对于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订立合同
    2.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 周岁的自然人;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打工人
    3.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 周岁以上(含8 周岁)不满18 周岁或半精神病人
    4.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 周岁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 内容合法: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
  3. 意思表示真实:要求行为人的内心意愿自由产生,同时与其表达出来的意思相一致。
  4. 合同的形式合法:当法律规定某种合同必须采用某种形式时,这种形式就成为该合同的形式要件。

二、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

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主要包括无效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三大类。

(一)无效合同(无效合同口诀:小孩买假串,无良又无法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3.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如已婚张某与未婚李某签订的包养协议
  4.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如低价把房子卖给保姆,实际为赠与
  5.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6. 效力
    1. 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 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 合同被确认无效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二)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口诀:限制能力,无权代理

效力待定的合同是自身有瑕疵的合同,而这种瑕疵经权利人的承认是可以弥补的

  1. 合同的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 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
  3. 效力
    1. 合同是否生效还须权利人的承认才能确定。
    2. 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3. 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三)可撤销的合同(可撤销口诀:误解欺迫失公平

  1. 合同虽已成立并生效,但由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可以因一方当事人撤销权的行使而自始不发生效力的合同。
  2. 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如张三误以为李四的镀金表为纯金表,花高价购买
  3.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4. 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5. 撤销权消灭的情形
    1.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 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 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 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 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4.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6. 合同撤销前为有效合同,只有当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合同才自始无效。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予以撤销。

第3节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一、合同的订立

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

(一)要约

要约也叫发盘,是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向另一方提出建议的意思表示。

要约相关的概念还有要约邀请、新要约及承诺。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有效要约需要满足的条件:

要约内容必须包括足以决定合同主要内容的条款。

内容不具体确定的提议不构成要约,而是要约邀请

要约发出后,得到的回应是承诺;;要约邀请发出后,得到的回应是对方的要约

典型的要约邀请形式:1.寄送价目表;2.拍卖公告;3.招标公告;4.招股说明书;5.商业广告和宣传

要约的生效、撤回及撤销:

  1.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2. 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如果认为该要约的内容与自己的利益不符,在不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前
    提下,可以撤回已经发出的要约。
  3.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4. 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要约人可以要求撤销该要约
  5. 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二)承诺

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

承诺必须具备的要件:
(1)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提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①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②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这是承诺最实质性的要件。

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约定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意味着当事人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标志着合同的成立。

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后,承诺生效前,可以撤回所发出的承诺,取消其效力。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三)缔约过失责任

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由于合同没有成立,所以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合同义务

与违约责任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前,违约责任是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二、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

  1. 全面履行原则
    1. 如果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2. 诚实信用原则
    1. 积极履行以下义务:通知义务、协助履行义务、保密义务
  3. 绿色原则
    1. 是民法基本原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 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2. 不安抗辩权
    1. 在双务合同中有先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人具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以中止自己先给付义务的履行
    2. ①经营状况严重恶化;②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③丧失商业信誉;④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3. 先履行抗辩权
    1.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三、合同的终止

合同的终止又称为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当事人双方之间权利义务于客观上不复存在。

合同终止的情形:

  1. 合同履行
  2. 抵销
    1. 不能抵销的情形:法律明确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不得抵销的,不能抵销。例如,相互提供劳务的债务,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债务,法律规定禁止强制执行的债务
  3. 提存
    1. 债务人于债务已届履行期时,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行为。
  4. 免除债务
    1.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而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行为。
  5. 混同
    1. 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而使合同关系终止的事实
    2. 常见的现象是企业的合并

第4节 合同的担保与保全

一、合同的担保

合同的担保,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措施保证合同义务人履行义务的一项法律制度。

法律特征:1、目的性;2、自愿性和平等性;3、从属性(担保合同是从合同)

法律形式:1、物的担保:抵押、质押和留置;2、人的担保:保证;3、钱的担保:定金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担保合同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方式。保证合同属于单务合同,书面合同。

国家机关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均不得作为保证人。

保证的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1. 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批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2. 一般责任保证人不能行使先诉抗辩权的情形:
    1. 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2. 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3. 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3. 连带责任: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
  4. 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定金:定金的担保作用是通过定金罚则体现出来的。

定金合同是实践合同,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定金与违约的区别
①交付时间的不同。定金于合同履行前交付,违约金只能在有违约行为发生后交付。
②效力不同。定金具有证明合同成立和预先给付的效力,而违约金则没有。
③性质不同。定金主要起合同担保的作用,而违约金则是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

违约金与定金的罚则并不能并用,二者只能择其一适用。

二、合同的保全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而设置的保全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和债权人撤销权制度
只要债务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处分其财产,并且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债权人的利益受到危害时,债权人就可以行使保全措施。

代位权: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享有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须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为非专属性权利和可以强制执行的权利。(专属人身权利包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保险赔偿、人身伤害赔偿等)

1.债权人的代位权须通过诉讼方式行使;
2.代位权的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3.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撤销权:当债务人所为的减少其财产的行为危害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得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该行为的权利。

债权人的撤销权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下行使:
①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
②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

1.债权人的撤销权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在诉讼中行使;
2.撤销权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4.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5.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5节 合同的转让、变更及解除

一、合同的转让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在合同法律制度中规定了不具有可转让性的情形: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具有人身性质的债权,基于对特定当事人的信用而发生的债权等都是不能转让的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合同义务的转让: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二、合同的变更及解除

合同变更的法律要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②合同的变更是合同内容的变更,不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合同主体的变更属于合同转让的范畴。
合同变更的具体内容可以由合同当事人自由协商确定,法律不加以限制。
③合同的变更应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进行。约定不明确就是未变更。

三、合同的解除

分为协议解除和基于解除权的解除

协议解除:经协议解除合同的,实际就是通过订立一个新的合同来解除原来的合同。

基于解除权的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约定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即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单方意思表示通知对方即可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不必经对方的同意。所以,基于解除权解除合同属于合同的单方解除

法定解除:

第6节 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的有关法律规定

违约行为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具有从合同性质

违约的免责事由:

  1.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 受害人的过错。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有责一方赔偿。
  3. 免责条款
    1.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①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三十六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1节 公司和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公司是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法人组织

(1)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2)公司是营利法人。
(3)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根据组织结构不同:公司分为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根据股权或股份是否可自由转让分为:公开公司和封闭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包括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公司和上市公司

第2节 第二节公司的设立

一、公司设立条件

  1. 有限责任公司
    1. 人;有限责任公司由50 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2. 钱;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的
      但是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
      公司不得作价出资口诀:商务担保特自信
    3. 章程;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4. 名;有公司名称
    5. 地;有公司住所
  2. 股份有限公司
    1. 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2. 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特定对象募集
    3. 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应当有2 人以上200 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4. 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发起设立)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募集设立),且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5. 【提示】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另有规定除外
    6. 指定章程:
      1. 发起方式设立的,由发起人制定并通过公司章程
      2. 募集方式设立的,由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3. 发起人应当自股款缴足之日起30 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创立大会由发起人、认股人组成。创立大会通过公司章程, 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4. 有名
      5. 有住所

二、企业信息公示

企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和企业,政府部门和企业分别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政府部门
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①注册登记、备案信息;②动产抵押登记信息;③股权出质登记信息;④行政处罚信息;
⑤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上述企业信息应当自产生之日起20 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

企业
企业应当于每年1 月1 日至6 月30 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提示】
1.由企业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的信息: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对外提供保证担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信息。
2.经企业同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查询企业选择不公示的信息。

第3节 公司组织结构

一、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的职权:

  1. 组成由全体股东组成
  2. 性质:公司的权力机构
  3. 职权:
    1.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 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公司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公司的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2 报告2 方案
    4. 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
      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3 决议】
    5. 修改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的召集和主持

  1. 有限责任公司
    1. 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2. 定期会议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
    3. 临时会议由以下提议召开
      1. 代表1/10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2. 1/3 以上的董事
      3. 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
    4. 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
      1. 后续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股东会会议主持确定顺序:
      2. 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执行董事-监事会-1/10以上表决权股东
    5. 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 日前通知全体股东,形成会议记录,并签字
  2. 股份有限公司
    1. 定期会议: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2. 临时会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1. 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 时;
      2. 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1/3 时;
      3.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4. 董事会认为必要时;⑤监事会提议召开时;⑥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3. 通知: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应当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20 日前通知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15 日前通知各股东;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应当于会议召开30 日前公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
  3. 股东大会会议表决
    1. 一般决议:经全体股东(有限责任公司)或出席会议股东(股份有限公司)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2. 特别决议:经全体股东(有限责任公司)或出席会议股东(股份有限公司)所持表决权的2/3 以上通过。(改章程、增减资、合分解、变形式)
      1. 修改公司章程
      2. 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3. 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
    3.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 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二、董事会

  1. 董事会职权
    1. 召集股东(大)会会议,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2. 3决定: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3. 5 制定: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
      制定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制定公司合并、分立、解散
      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2. 董事会组成
    1. 有限公司:3人至13人;股份公司:5-19人
    2. 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3. 国有企业董事会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公司可以有
    4.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每次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0 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代表1/10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 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10 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三、监事会

  1. 职权
    1. 检查公司财务;
    2. 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3. 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4.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议
    5. 向股东(大)会会议提出提案
    6. 依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2. 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 人
  3. 组成: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4. 监事会会议
    1. 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2.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每6 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3. 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
    4. 监事会决议应当经半数以上监事通过

四、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上市公司的特别规定

  1.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

  2. 股东行使职权作出决定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股东签名后置备于公司。

  3.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4. 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或者由董事会制定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5.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6. 国有独资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但是,董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1 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

  7. 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 人,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但是,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监事会成员中指定。

  8. 上市公司设独立董事。

  9. 上市公司设董事会秘书

第4节 股东权利

一、股东的权利

股东权利按其内容可分为管理权、资产收益权和代位诉讼权。

(一)管理权:股东依法参加公司事务决策和经营管理的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累积投票权、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和自行召集权、知情权等。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

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

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二)资产收益权:包括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股权转让权等。

有限责任公司连续5 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 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法定的分配利润条件,则对股东会作出不分配利润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
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②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 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③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
①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
②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 年内不得转让
公司董监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 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三)代位诉讼权

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法或违规时,公司拒绝或者怠于向其请求赔偿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有权代替公司提起诉讼,请求违法行为人赔偿公司的损失的权利。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 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 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5节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法定义务

一、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法定义务

董事、监事是经过股东(大)会提名选举程序聘任,行使相应职权的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 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 年
3.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 年
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 年
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第6节 股份发行与回购

《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

1.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 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公平公正、同股同权、同股同价)。
2.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3.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

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回购的态度是原则禁止,例外允许

股份公司回购股份的6 种情形 股份公司回购股份的6 种情形
①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自收购之日起10 日内注销
②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在6 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
③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6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公司
④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
⑤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并应当在
⑥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3 年内转让或者注销【不超10%+3 年内】

有限责任公司更依靠公司章程自治,对股权回购的限制较少

有限责任公司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 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7节 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吸收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
新设合并: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

派生分立是指公司以其部分财产另行设立一个或数个公司,原公司继续存续。
新设分立是指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分别归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设公司,原公司解散。

出合并、分立决议之日起10 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 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司法解散】下列情形,可由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3个发生严重困难的

公司除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以外,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 日通知债权人、并于60 日内报纸上公告

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第三十七章

第1节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在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是指专利权和商标权

专利权:由国家专利机关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其所属单位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

工业产权的特征:

  1. 专有性
    1. 工业产权是国家赋予专利权人和商标专用权人在有效期内对其专利和商标享有的独占、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第三人皆不得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
  2. 地域性
    1. 只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不发生效力,即不具有域外效力。
  3. 时间性
    1. 工业产权的保护有一定期限,其法定期限届满后,工业产权的财产权利即自行终止,成为全社会的共有财富。

一、专利权

发明人和设计人、发明人和设计人所属单位,外国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可以为一个自然人或法人所有,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或法人所共有。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

专利申请人:有资格就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的人,可以是发明人、设计人,也可以不是发明人、设计人。

专利权人:依法在特定期限内对特定发明创造享有专有权利的主体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 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 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 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
(5)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对平面印刷品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 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专利放弃权专利权人有权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专利权的限制包括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强制许可和计划许可

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3 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4 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以合理的条件申请而未能获得许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强制许可。

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形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3 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二、商标权

商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或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

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人不享有商标专用权。

分为平面商标、立体商标和声音商标

商标注册的原则:采用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以自愿注册为主的制度

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的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烟草专卖法》规定,卷烟、雪茄烟和有包装的烟丝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生产、销售。

注册商标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或者合法权益

优先权原则——6 个月优先权

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应当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商标使用许可未经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 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12 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6 个月的宽展期。

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5 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的罚款;

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1 倍以上5 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0 万元以下的赔偿。

第2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订立无固定劳动期限合同的情形:

  1.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单位对劳动者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得享法定解除权,续订劳动合同的
  4.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 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①合法原则②公平原则③平等自愿原则④诚实信用原则⑤协商一致原则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试用期时间规定
①劳动合同期限3 个月以上不满1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 个月;
②劳动合同期限1 年以上不满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 个月;
③3 年及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 个月。

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 年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⑴过错性解除⑵非过错性解除⑶经济性裁员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3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①消费者定做的;
②鲜活易腐的;
③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交付的报纸、期刊

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S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第4节 反垄断法律制度

《反垄断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适用除外制度主要存在于知识产权和农业领域

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承担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可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2009 年发布了《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将相关市场细分为相关商品市场、相关地域市场和时间市场

二、垄断行为

垄断协议又称为卡特尔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反垄断法》将其区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两种类型。

经营者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技术进步或效率提升,整体上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故立法需对此类垄断协议进行责任豁免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申报的标准:
①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 亿元人民币;
②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 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 亿元人民币。

第5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1. 混淆行为
  2. 商业贿赂行为
  3. 虚假商业宣传行为
  4.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1. 通过自行开发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获得的商业秘密,不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1. 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 万元不行
  6. 诋毁商誉行为
  7.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6节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产品质量监督制度主要包括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产品质量抽查制度和产品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

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应当适用《民法典》诉讼时效的规定,即为3 年。